发病时间:不清楚
总有威胁性的心理暗示是为什么
补充说明:总有威胁性的心理暗示是为什么
2023-08-25 22:1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中医内科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精神卫生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学会神志病分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传统医学会神志病分会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1项、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提问
总有威胁性的心理暗示,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恐惧症、神经衰弱等原因导致的。
1、正常现象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因为某件事情而出现威胁性的心理暗示,如父母离异、工作不顺利等,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听音乐、适当运动等方式排解压力,缓解不良情绪。
2、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大脑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的。患者一般会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总有威胁性的心理暗示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氯丙嗪片、氟哌啶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3、焦虑症
焦虑症主要是由于遗传、心理等因素引起的。患者一般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总有威胁性的心理暗示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丁螺环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
4、恐惧症
恐惧症主要是由于遗传、社会心理等因素引起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总有威胁性的心理暗示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
5、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主要是由于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等原因引起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失眠、易怒、紧张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总有威胁性的心理暗示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改善心理状态。如果心理出现问题,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26 20:2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组精神病,美国六个区的调查资料显示,其年发病率为0.43‰~0.69‰,15岁以上为0.30‰~1.20‰(Babigian,1975),我国部分地区为0.09‰,根据国际精神分裂症试点调查(IPSS)资料,18个国家的20个中心,历时20多年调查3000多人的调查报告,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年发病率在0.2‰~0.6‰之间,平均 0.3‰(Shinfuku,1992)。
阿立哌唑片
1.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2.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短期(4周和6周)对照试验中确立了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选择阿立哌唑用于长期治疗的医生应定期重新评估该药对个别患者的长期疗效。
盐酸丁螺环酮片
各种焦虑症。
安神补脑液
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乏力、健忘、失眠;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常见的抑郁症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症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症、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