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能康复吗

精选回答(1)

崔尚斌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脊柱侧弯畸形,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肿瘤,脊柱创伤

提问

肌肉萎缩是否能康复,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判断。如果是长期不锻炼引起的,一般可以康复。如果是外伤、脑梗死、脊髓炎等疾病引起的,则可能无法康复。

1、长期不锻炼

如果患者长期不锻炼,可能会导致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可以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进行改善,比如跑步、游泳等,能够促进肌肉的恢复。

2、外伤

如果患者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局部肌肉损伤,从而引起肌肉萎缩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治疗,通常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肌肉的恢复。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3、脑梗死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瘫痪等症状,从而引起肌肉萎缩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碱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萎缩的情况。

4、脊髓炎

脊髓炎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炎症性病变。由于炎症刺激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症状,从而引起肌肉萎缩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红外线治疗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5、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主要是由于遗传、外伤、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的肌肉疾病。由于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导致肌肉体积缩小,患者会出现肌肉无力、体重下降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E、甲钴胺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9-12 20: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