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肌肉疲劳> 肌肉疲劳性损伤怎么办

医生回答(1)

李琳玲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肌肉疲劳性损伤可以通过肌肉放松训练、按摩疗法、针灸治疗、中药外敷、营养支持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肌肉放松训练
肌肉放松训练通过指导患者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动作来缓解肌肉紧张和僵硬。此措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纤维之间的粘连,从而改善局部供氧状态,进一步减轻因乏氧引起的酸痛感。
2.按摩疗法
按摩疗法通常由专业人员在特定时间内对受损区域进行手法操作,如推拿、拍打等。此方法能促进乳酸代谢、增加血流量及淋巴回流量;进而加速软组织修复过程并减少水肿发生概率。
3.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将特制的针具按照一定穴位刺入人体内,通过捻转、提插等手法刺激腧穴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研究发现,针灸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的效果。
4.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是指将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材碾磨成粉末后加水调制成糊状,涂抹于患处。外敷可使药物成分透过皮肤进入体内发挥作用,如红花、桃仁等有扩张血管作用的药材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状态;而白芷、防风则具有抗炎镇痛效果。
5.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包括提供均衡饮食或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必要营养素。充足的营养有利于身体恢复,特别是对于因受伤导致食欲不振或消化吸收障碍的个体尤为重要。
在治疗肌肉疲劳性损伤期间,建议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肌肉损伤。同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促进身体恢复。

2024-01-31 21:3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