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盆底肌不修复会怎么样
补充说明:盆底肌不修复会怎么样
a******W 2022-03-30 18: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盆底肌不修复可能导致尿失禁、阴道壁膨出、性功能障碍、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以及慢性盆腔疼痛。
1.尿失禁
尿失禁可能是因为骨盆肌肉和神经受损导致控制膀胱和尿道的能力下降。可能导致频繁或无法控制地排尿,影响生活质量。
2.阴道壁膨出
阴道壁膨出通常由盆底肌肉和韧带松弛引起,使阴道前壁向前突出。可伴随腰痛、下腹坠胀感以及性交不适等症状,严重时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3.性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可能是由于分娩过程中对盆底神经和血管造成的损伤所致。表现为性欲减退、性高潮困难等问题,影响夫妻关系。
4.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
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是由于分娩引起的肛提肌和尾骨肌损伤导致的。会导致便秘、直肠脱垂等,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5.慢性盆腔疼痛
慢性盆腔疼痛多因盆腔组织炎症、瘢痕形成或神经受压引起。持续存在且难以缓解的疼痛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产后康复训练及定期体检是预防上述并发症的关键。建议产妇关注身体变化,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就医。
2024-03-24 11:0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慢性盆腔疼痛指非周期性、持续达6个月以上(也有认为达3个月以上)、对非阿片类药物治疗无效的盆腔疼痛。慢性盆腔疼痛是妇女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盆腔痛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盆腔痛均因盆腔内脏器病变或损伤所致,起病急,临床表现典型,可伴有抑郁、多疑或焦虑等神经精神症状,这类病人还可表现为多种心理障碍,如睡眠异常、人格障碍等。诊断多无困难,一般能在短期内治愈。慢性盆腔疼痛(CPP)的特点:是病因复杂,有时即使做了腹腔镜检查或开腹探查也找不到明显原因,疼痛程度与病变程度不一定成正比。而心理性慢性盆腔疼痛应考虑是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躯体症状,临床常被诊断为功能性慢性盆腔痛,按照现代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理论,称为心理(或精神)性慢性盆腔疼痛。有相当数量盆腔疼痛患者经各种检查,并无器质性病变,却一再主诉有盆腔疼痛,心理因素可能在疾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