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凝血功能
补充说明:凝血功能
a******W 2014-08-06 18:37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凝血即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是生理性止血的重要环节。血液凝固的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可溶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2014-08-06 18:37
举报凝血功能是指使血液由流动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的一种能力,包括血浆凝固和血液凝固两个过程。
血浆凝固是指血液由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是由于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不溶性的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的过程。血液凝固后,血液在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可进一步分解,并释放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单体,从而使血液由液体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
血液凝固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血小板数量、功能、凝血因子、血管壁因素、药物因素等。血液凝固过程中,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是保证血液凝固的关键因素。血管壁的功能是影响血液凝固的另一关键因素。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离子会参与凝血反应,因此在凝血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离子,以保证血液的凝固。
如果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4-08-06 18:37
举报向医生提问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一般是单一凝血因子缺乏,多在婴幼儿期即有出血症状,主要常有家族史;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较为常见,康复患者往往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多发生在成年,临床上除出血外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及体征。
症状起因:1、遗传性单一凝血因子缺乏 2、因其他的病而导致多种凝血因子缺乏
可能疾病: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异常 遗传性凝血因子ⅩⅢ缺乏 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乏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症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