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腺样体肿大
补充说明:小儿腺样体肿大
a******W 2014-08-10 19:0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儿腺样体肿大可考虑采取生活方式调整、鼻腔冲洗、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喷雾、腺样体切除术等治疗措施。如果肿大伴有呼吸困难或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1.生活方式调整
患儿可适当增加户外运动时间,如慢跑、打羽毛球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因为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进而缓解不适症状。
2.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者专用的冲洗液清洁患儿的鼻腔内部,每日可根据需要多次进行。此方法适合于改善因腺样体肿大引起的呼吸不畅及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它可以有效地清除异物和过多的黏液,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从而缓解相关症状。
3.抗组胺药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非处方口服或外用抗组胺药物,按说明书指示剂量给患儿服用。这类药物能有效抑制组织胺的释放,减轻过敏反应导致的腺样体肿胀及相关症状。但须注意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免产生依赖性或其他不良影响。
4.糖皮质激素喷雾
通过医师指导,在正确位置喷洒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喷雾到患处,通常每日一至两次。该类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迅速减轻由慢性炎症引起的腺样体肥大及相关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局部耐受或副作用发生。
5.腺样体切除术
手术一般采用全麻下内镜辅助微创技术完成,具体步骤和技术细节由专业医生操作。该手术旨在移除增生的腺样体组织以恢复气道通畅,适用于反复感染或伴有严重睡眠障碍者。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及可能发生的并发情况。
在治疗小儿腺样体肿大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同时应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充足休息,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
2024-02-18 23:3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打呼噜(医学术语为鼾症、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司空见惯的,而不以为然,还有人把打呼噜看成睡得香的表现。其实打呼噜是健康的大敌,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
症状起因:在医学上,打鼾称为“睡眠呼吸终止症候群”。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打鼾问题以男性较为严重,男与女的比例是“6比1”。另一方面,男性打鼾开始得较早,大约在20岁以后就有可能发生,女性较男性为迟,多数发生在40岁以后。 在医学理论上,打鼾是由于以下3种原因引起: 1、中枢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2、阻塞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3、混合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一般而言,大人以混合性症状所引起的最多,小孩则以阻塞性的问题最多。 身体因素: 一、扁桃体,软腭和舌体肥大,悬雍垂过长,咽喉松弛,舌后缀等。 二、肥胖是引起打鼾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由于肥胖者的气道要比正常人要狭窄,在白天清醒的时候,咽喉部肌肉收缩时气道保持开放,因而不会使气道受到堵塞。但是晚上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组织堵塞,使上气道塌陷,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就会产生涡流还引起震动,就这样阵阵鼾声也就产生了。 三、呼吸道鼻咽部,颌部有生理性异常也是引起打鼾的原因。例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都可引起鼻部狭窄,造成气流堵塞,引起打鼾。 四、打鼾与心血管疾病是有天然的联系,就在于习惯性打鼾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暂停所致的低氧血症,导致血压上升。 五、:因“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症”而出现的打鼾的特点是,睡眠时张大嘴呼吸,会由于呼吸停止而在睡眠中反复被憋醒,醒来时显得很疲倦的样子,有时还会有剧烈的头痛等。 心理学角度 打鼾是人在睡梦中的语言和反应的体现。 通过考察,63%以上的人群打鼾出现的频率与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关。在人入睡之后,身体进入休眠状态。但身体机能并没有停止,依然能对外界影响做出反应。打鼾是人体进入休眠状态后对外界声音干扰造产生直接反应的的一种途径。外界声音干扰越大,打鼾的声音也越大,打鼾的频率越高。相对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打鼾的几率明显有所降低,甚至一夜安睡,不再打鼾。这与居住环境有直接关系。心理学上来说,打鼾是人类在睡梦中与现实世界的交谈。外界的声音对人造成的影响,而休眠中的人就用打鼾来回应外界的反应。
可能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呼吸
龙牡壮骨颗粒
强筋壮骨,和胃健脾。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对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也有治疗作用。
智托洁白丸
本品为泄泻非处方药药品。清胃热、制酸,止咳。用于慢性胃炎,“培根木布”,胃酸,呕吐酸水,胸痛,咳嗽,音哑,胃部壅寒,呼吸不畅。
甲磺酸溴隐亭片
用于内分泌系统疾病,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高泌乳素瘤,肢端肥大症,抑制生理性泌乳,良性乳腺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匹多莫德颗粒剂
本品为免役刺激剂(immunostimulant),适用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1.呼吸道反复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2.耳鼻喉科反复感染(鼻炎、鼻窦炎、耳炎、咽炎、扁桃体炎);3.泌尿系统反复感染;4.妇科反复感染;可用于预防感染性期病症,缩短病程,减轻疾病的严重度,减少反复发作次数,也可作为急性感染时抗菌药物治疗的辅助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