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血红蛋白尿
补充说明:小儿血红蛋白尿
a******W 2014-08-10 21:36
血红蛋白尿 小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尿检 溶血试验 溶血性贫血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儿血红蛋白尿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但也可能是由于药物因素、溶血性贫血、尿路感染、白血病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儿平时在生活中饮水过少,可能会导致尿液浓缩,从而引起尿液中含有血红蛋白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建议患儿多喝水,一般在一段时间后可逐渐缓解。
2、药物因素
如果患儿平时服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片、磺胺二甲嘧啶片等,可能会导致尿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增高,从而引起尿液颜色发红的情况。建议患儿需要及时停止服用磺胺类药物,同时多喝水,促进药物代谢,一般在停药后2-3天,尿液颜色发红的情况会逐渐缓解。
3、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引起的一种贫血。由于红细胞破坏的速率增加,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尿液颜色发红的情况。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乳酸亚铁等药物进行治疗。
4、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尿路炎症。由于炎症刺激,患儿可能会出现尿液颜色改变的情况,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儿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温水坐浴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5、白血病
白血病主要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由于白血病细胞分化障碍,会导致患儿出现尿液中含有血红蛋白的情况,还可能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同时,患儿也可以通过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儿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4-08-10 21:3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许多疾病如慢性贫血、肾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甚至缺铁性贫血都会有红细胞的破坏过多,但溶血性贫血则是指红细胞破坏过多、过快为导致贫血之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