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糖尿病> 1型糖尿病> 引发糖尿病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引发糖尿病的可能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以及自身免疫反应。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进而影响血糖水平。例如,家族中存在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其后代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此时可以通过基因检测进行诊断。
2.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
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指胰腺产生胰岛素的能力下降,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如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评估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态。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这些因素会导致体重增加和胰岛素抵抗。例如,肥胖者可通过减少热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4.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脂、高糖饮食、久坐不动等,可引起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建议患者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减轻体重,辅助控制病情。
5.自身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受损,丧失产生胰岛素的能力,从而引起糖尿病的发生。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通常需要使用胰岛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如皮下注射人胰岛素注射液。
针对糖尿病的管理,建议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及HbA1c测试以跟踪病情。同时,推荐进行血脂分析和肾功能检查,以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及肾脏受累程度。

2024-03-15 08:58

举报

医生回答(1)

孙晓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 2% ,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 4000 万,并以每年 100 万的速度递增。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编辑本段]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致的。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自愈。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身体内惟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了抵抗。
  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几乎占90%以上,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之一。
  1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的 5 年内很少有慢性并发症的出现,相反,
  2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前就已经有慢性并发症发生。据统计,有 50% 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并发症,有些患者是因为并发症才发现患糖尿病的。
  因此,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对胰腺β细胞功能的保护,必须选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些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及根本上的治疗,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胰岛素增敏剂可增加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自身的胰岛素得以“复活”而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使血糖能够重新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摄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达到长期稳定和全面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体可长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
  tnbxc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而不是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才能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2015-12-13 20: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消渴)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血糖显著升高可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久病还可引起血管与神经病变,从而造成心、脑、肾、眼、神经、皮肤等多脏器组织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寿命减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