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PET> pet是什么检查

医生回答(1)

王焕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PET是一种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追踪体内器官和组织的代谢活动,以评估其功能状态。该检查常用于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检查前需禁食12小时,遵循医生指导完成注射示踪剂后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扫描。
PET检查基于正电子核素标记分子的原理,当这些分子参与细胞代谢过程时,在体内形成可见的信号,从而反映出目标区域的生物活性情况。PET检查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不同类型的疾病可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例如肿瘤可能导致肿块、疼痛等症状;心血管疾病可引起胸痛、呼吸困难等。
PET检查通常需要40分钟至1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接受仪器的全方位扫描,整个过程约30分钟左右。PET检查主要用于辅助诊断,对于发现的问题,其治疗方法取决于具体疾病。针对肿瘤,放疗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心血管疾病则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PET检查后应多喝水促进示踪剂排泄,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不适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建议患者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024-02-08 09: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