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普外科> 腹外疝> 什么是腹外疝的病因和治疗

医生回答(1)

廖丽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腹外疝的病因可能包括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慢性咳嗽、肥胖、便秘等,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由于腹外疝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创伤
创伤会导致腹部组织完整性受损,使得内脏器官或组织能够通过薄弱点突出形成腹外疝。对于开放性创伤导致的腹外疝,需要进行清创术以去除坏死组织并缝合伤口。
2.手术后切口感染
手术后切口感染可能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加剧,进而增加发生腹外疝的风险。针对此类原因引起的腹外疝,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头孢曲松、克林霉素等。
3.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会引起持续性的腹内压增高,从而导致腹腔内的组织或器官向压力较低处移位而形成腹外疝。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药物缓解咳嗽症状,如右美沙芬片、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等。
4.肥胖
肥胖患者的腹部脂肪堆积较多,增加了腹壁的压力,导致腹壁肌肉和韧带承受力增大,易出现缺损,从而诱发腹外疝的发生。对于肥胖引起的腹外疝,建议患者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同时配合适当运动,如游泳、慢跑等,有助于减轻体重,辅助病情恢复。
5.便秘
长期存在便秘的情况时,排便用力可能会引起腹内压升高,导致腹腔内组织或器官从薄弱部位突出形成腹外疝。可通过顺时针按摩肚脐周围的方式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不适症状,也可以适当食用香蕉、酸奶等促消化的食物帮助排便。
腹外疝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尤其是提重物,以减少腹内压力增高。必要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等。

2024-02-27 12:0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