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大三阳能要宝宝吗
发病时间:不清楚
2002年查出患大三阳,2009年查出肝上有一块胆管结石,但肝功一直正常,也没进行过治疗,请问我现在可以要宝宝吗?现在的医疗手段可以保证宝宝出生时不被感染吗??收到您的建议将不胜感激!!
a******B 2010-10-18 09:41 投诉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在怀孕的第7、8、9月份,要分别注射一只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孕妇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给胎儿;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和一个月时各肌注1mlHBIG,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30微克,出生后一个月。6个月再分别注射10微克。有效保护率达95%
2010-10-18 09:42
投诉
医生回答(14)
高子敏 主任医师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擅长: 从事临床肝病诊疗20余年,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的医治、鉴别与抢救。不仅学兼各家、熟谙各种肝病治疗学说,更汇通祖国中医理论,娴熟医经,能熟练地掌握针灸技术并进行穴位注射等,尤其对中西结合的肝病治疗方面颇有心得,见解独到,有着独特的治疗理论和出色的成绩,为肝病治疗个体化进行了有益尝试,并获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同行的广泛赞誉。
提问
很多人认为乙肝大三阳患者的病情严重,传染性强,预后不好,所以不能结婚,其实不然。不管是乙肝大三阳还是乙肝小三阳只反映了体内病毒数量的多少,与传染性的强弱有—定关系,而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等关系并不大。乙肝体内病毒多少与能否结婚没有直接关系。
大三阳女性生育的注意事项
所以说乙肝大三阳患者一样能生孩子。但在生育方面也有许多细节要注意到,这样才能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下面主要谈谈乙肝大三阳妈妈在孕育中要注意的事项:
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生育时有可能将病毒传给其子女,而且感染率很高,可达30%~90%,尤其是“乙肝大三阳”女性,如不加预防,其子女感染率可在90%以上,所以在怀孕生育时应尽量降低母亲体内的病毒的数量,降低她们的传染性,减少对婴儿的威胁。通过对乙肝病毒携带者采取一定的措施,并给新生儿注射疫苗等,以达到阻断母婴传播的目的,还是有可能做到的,具体方法是:
①HBsAg阳性,HBeAg阴性母亲,对子女的传染性相对较弱,所以一般给新生儿常规的乙肝疫苗注射即可。
②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母亲传染性强,单纯疫苗注射常常不能奏效,所以应采取双重阻断,即在给予新生儿乙肝疫苗注射的同时,注射高效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这种方法可明显提高阻断率,因为HBIG可以杀死在分娩时已经进入新生儿体内的疫毒。
③降低母亲的病毒血症,在HBsAg阳性的女性怀孕前给予抗病毒治疗,以降低病毒含量,或在怀孕后期、分娩前2~4周,给予适当的抗病毒药,以降低病毒含量,可降低分娩时对新生儿的感染率,从而达到母婴阻断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母婴阻断措施并不能阻断所有的母婴传播,因为还存在宫内感染和个体差异。
强调,大三阳妈妈在孕育期间的饮食原则是要清淡,新新鲜,易消化,并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还要注意的是过多的给予食物,常会引起上腹部饱胀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同时增加肝脏胆汁分泌,加重肝脏负担。
提醒:个人体质不同发生疾病的程度及症状不一,须遵循主治医师指导治疗最佳。
2017-07-05 16:33
投诉您好,像您的胆管结石不严重的其实不影响病情的,而且大三阳主要是看传染性的还做病毒检查才能清楚,您的肝功能正常是可以怀孕生宝宝的,为了更好的让宝宝不被传染,可考虑怀孕7.8.9月份打免疫球蛋白,给孩子到时也是需要定期复查
2015-11-16 22:52
投诉您好,在怀孕的第7、8、9月份,要分别注射一只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孕妇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给胎儿,同时在孩子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 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给孩子 祝您早日康复
2015-11-16 22:50
投诉在怀孕的第7、8、9月份,要分别注射一只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孕妇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给胎儿;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和一个月时各肌注1mlHBIG,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30微克,出生后一个月。6个月再分别注射10微克。有效保护率达95%
2015-11-13 16:14
投诉您好,您的肝功能正常是可以怀孕生宝宝的,为了更好的让宝宝不被传染,可考虑怀孕7.8.9月份打免疫球蛋白,降低宫内感染。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在不同部位给孩子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做好阻断措施,一般问题不会太大。
乙肝的发展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乙肝患者生完孩子后也要根据自身病情积极治疗,在治疗的时候要选择正规权威的医院,同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治疗的效果。
2015-05-05 10:24
投诉乙肝病毒携带者和经过治疗病情长期平稳者,可以结婚生育。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乙肝患者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的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可以正常地生活和学习,检查肝功也完全正常,这些携带者化验检查只有乙肝病毒指标为阳性(“大三阳”、“小三阳”等),完全可以结婚生育。
2014-03-01 16:16
投诉您好!乙肝大三阳与小三阳不同,但是它们两种都是较为严重的,大三阳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可能会更大一些。如果得上了大三阳,及时进行治疗是应该的,而且大三阳的发病比较广泛,孕妇也可能会得上这种类型的乙肝。
有不少女性会在生育期得上大三阳,她们的生育问题成为了比较苦恼的问题。患有乙肝“大三阳”的女性,如果长期保持肝功稳定,身体状态良好,就可以怀孕。需要提醒的是,在怀孕期间,还需要定期复查肝功,一般1~2月查一次。
如果肝功正常,没有必要服用任何保肝药物。如果肝功轻度异常,转氨酶轻度升高,可以用一些中药。如果肝功显著异常,转氨酶、胆红素显著升高,则需要住院观察;若病情进展迅速,可以考虑终止妊娠。
目前,治疗乙肝最好的医院是长春武警肝病医院采用的生物免疫DC细胞疗法,药物直接送达肝脏病灶,杀毒迅速彻底,并能修复受损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不复发,疗效明显,疗程短,有效率高达85%以上,是目前治疗乙肝的最佳选择。
2013-08-03 16:29
投诉“在怀孕的第7、8、9月份,要分别注射一只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孕妇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给胎儿;”这是不需要的,正确的方法是: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HBIG,同时接种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接种一针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后者不如前者方便,但其保护率高于前者。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2010-10-18 15:19
投诉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如果身体抵抗力强,免疫功能正常,而且治疗及时,那么乙肝病毒会很快被清除,乙肝在急性期就能治愈.但一旦乙肝病毒没能及时清除,乙肝会转为慢性,病毒会长期携带,检查表现为乙肝抗原阳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难以根治,治疗上目前没有特效药.所以乙肝应该从多方面综合治疗:1,要有克敌制胜的坚强意志,“怒则伤肝”,要保持愉快心情;2,病毒活动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等到病情稳定,转氨酶不升高时才能适当活动;3,乙肝用药如用兵,多则有害,少则无效,针对自己的病情,在专家指导下选择服用抗病毒药,调整免疫药,活血化瘀药,抗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切勿有病乱投医滥用药;4,保持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主.
2016-02-14 15:18
投诉明显出血倾向。近期不仅齿龈出血、鼻衄,皮肤黏膜也出现出血点,注射针刺部位出现瘀斑,出现柏油样黑便甚至是血便,化验凝血酶原时间降至<40%以下,如有呃逆不止者,应视作有消化道出血的先兆。
2016-02-13 18:20
投诉1、身体没有明显不适,体力、食欲各方面和正常人一样。2、肝功能系列检查长期保持正常。3、定期复查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始终为阴性。这些人可不用药治疗,但是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过于劳累,禁酒,不要吃肝损害的药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如果要吃可以吃点:复方维生素B维生素C肌苷片保肝治疗,但是药物不要过多,过多的药物反而会造成肝脏损害。因为任何药物都要通过肝脏代谢。都会或多或少加重肝脏损害。肝功能正常就不需要特别治疗,肝功正常才是目的。
2016-02-13 18:03
投诉小三阳”的危害大,容易转化为肝硬化、肝癌。要明确乙肝“小三阳”是否需要治疗,首先要明确“小三阳”的人是不是属于健康的人。应该说“小三阳”的人不是健康人,因而应该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肝脏的炎症活动情况、肝功能的变化、乙肝病毒DNA阴性还是阳性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2016-02-06 20:32
投诉你好,性格异常。乙肝大三阳患者突然出现进行性神经精神变化,坐立不安,忧心忡忡。神志恍惚,兴奋多语,语无伦次,定向记忆出现障碍。从性格异常、嗜睡到行为异常,皆表示出现了肝性脑病,即肝昏迷现象。此类患者系中枢神经中毒所致,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应立即抢救。刚开始多无症状,常处于免疫耐受期,但需要定期检测和观察,及时发现疾病进展,对于携带者的研究也表明,有少部分携带者虽然肝功正常,但疾病仍然呈现进展过程,经过若干年之后,亦能进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2016-02-06 18:44
投诉你好,是的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在被传染人皮肤或者黏膜有创面的情况下传染当然性生活有可能传染预防的最好办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在产生抗体以前最好带上避孕套接吻一般不会被传染但是如果双方有口腔溃疡接吻或进餐共用洗漱用具就有可能传染日常生活一般是不会传染的
2016-02-06 17:16
投诉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一、血管壁异常疾病1.遗传性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Ehler—Danlo综合征。2.获得性变态反应性:过敏性紫癜、自身红细胞致敏性紫癜、自身脱氧核糖核酸(DNA)致敏性紫癜、药物性血管性紫癜。非变态反应性:感染性紫癜(如败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膜炎双球菌菌血症、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伤寒等)、中毒性紫癜(化学品或药物中毒、蛇咬伤、蜂毒中毒、尿毒症)、机械性紫癜(局部机械性压迫、直立体位过久)、异常球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维生素C缺乏、老年性紫癜。原因不明:单纯性紫癜。二、血小板异常疾病1.血小板减少先天性:Fanconi综合征、先天性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遗传性血小板减少。免疫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和慢性)、药物性免疫性紫癜、输血后紫癜、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非免疫性:感染(病毒、细菌)、再障、骨髓浸润(白血病、骨髓转移瘤、骨髓纤维化、结核病等)、巨核细胞再障、电离辐射、药物(细胞毒药物、雌激素、噻嗪类药、干扰素等)、营养不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周期性血小板减少、肾功能衰竭、DIC、失血、血液透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征、低温等。2.血小板增多原发性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3.血小板功能缺陷先天性: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eRNArd-Soulier综合征)、血小板无力症(Glanzmann病)、血小板贮存池病(α颗粒缺乏和致密颗粒缺乏)、原发性血小板释放反应缺陷、血小板第三因子(PF3)缺陷、其他先天异常伴血小板减少(Wicott—Aldrich综合征、May-Hegglin异常、Chediak—Higahi综合征)、环氧酶及TXA2合成酶缺乏症。获得性:尿毒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异常蛋白血症、肝病、DIC、药物[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吲哚美辛(消炎痛)、右旋糖酐、咖啡因、氨茶碱等]。三、凝血、抗凝血异常疾病1.凝血因子缺乏先天性:常见的有血友病甲(因子Ⅷ缺乏)、血友病乙(因子Ⅸ缺乏)、因子Ⅺ缺乏症、血管性假血友病(VonWillebrand病),少见的有因子Ⅰ、Ⅱ、Ⅴ、Ⅶ、ⅩⅢ缺乏症、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缓激肽原缺乏、先天性多因子缺乏症。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肝病、淀粉样变、肾病综合征、Gaucher病、DIC、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症。2.抗凝血物质增多大多见于获得性疾病如肝病、尿毒症、风湿病、肿瘤、急性白血病、淋巴瘤、放射病、体外循环、血友病甲病人反覆输血。3.纤维蛋白溶解症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严重创伤、烧伤、羊水栓塞、胎盘早期剥离、溶血性输血反应、急性白血病、癌肿转移、低温麻醉,肺、子宫、胰等手术、链激酶和尿激酶过量)。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DIC等)。四、综合因素DIC、肝病、尿毒症、风湿病、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
可能疾病:慢性乙肝 鼓胀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常见检查: 泪道检查
就诊科室: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