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自发性面神经麻痹> 自发性面神经麻痹

医生回答(2)

黄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自发性面神经麻痹可以考虑营养神经治疗、抗炎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维生素B族治疗、针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其他治疗方式。
1.营养神经治疗
营养神经治疗通过口服或注射神经营养药物来实现,如谷维素、甲钴胺等,通常为一至两个月疗程。此措施有助于促进受损神经细胞修复和再生,改善面神经功能,从而缓解面瘫症状。
2.抗炎治疗
抗炎治疗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需遵医嘱服用。这类药物能够减轻面部炎症反应,对于由感染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需要静脉注射磷酸钠注射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具体剂量和频次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此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迅速控制局部严重炎症,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4.维生素B族治疗
维生素B族治疗涉及补充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可通过口服复合维生素B制剂或单个维生素B群补充剂实现。这些维生素参与神经递质合成,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对于因缺乏维生素B导致的面神经损伤有益。
5.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通常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选择特定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针灸通过调节气血流通、舒缓肌肉紧张来辅助恢复面部肌肉功能。对于某些类型的面神经麻痹有效。
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加重面神经的刺激和水肿,延缓病情恢复。

2024-01-06 17:46

举报

罗李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麻痹侧的眼球与健侧不在同一水平,较健侧上移,瞳孔水平也比健侧高,这种征象称为眼球征。

2014-07-27 15: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芪丹通络颗粒

活血温阳,通络止痛。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气虚血瘀、寒凝脉阻证,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肢端麻木、四肢发凉、肢软无力、感觉异常或减退;或见舌质紫暗或暗淡、脉细或细涩。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MDD)的治疗:重症抑郁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