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周围神经损伤> 小儿钠反应性正钾型周期性瘫痪

医生回答(2)

吴萍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小儿钠响应性正钾型周期性瘫痪表现为肌无力、肌肉疲劳,腱反射减弱等症状,可能伴随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由于症状与电解质紊乱相关,建议及时就医以确诊和接受适当治疗。
1.肌无力
钠反应性正钾型周期性瘫痪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膜上的钠通道蛋白功能异常,影响神经和肌肉间的信号传递,使肌肉收缩乏力。这种遗传性疾病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降低,进而引发肌无力。此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为主的弛缓性肌无力,在发病期间会出现站立不稳、行走困难等症状。
2.肌肉疲劳
钠反应性正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减少,导致肌肉兴奋性下降,易出现肌肉疲劳的现象。症状多发生在下肢,可能伴随长时间活动后感到肌肉酸痛、乏力。
3.腱反射减弱
钠反应性正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腱反射减弱的情况发生。当患者仰卧位时,用叩诊锤轻击膝关节下方的股四头肌腱,可观察到小腿伸展的反射现象,但此时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
4.心律失常
钠反应性正钾型周期性瘫痪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心律失常通常包括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晕厥甚至猝死。
5.呼吸困难
钠反应性正钾型周期性瘫痪可累及呼吸肌群,导致呼吸肌力下降,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的症状。患者会感到呼吸费力,伴有喘息声,尤其是在夜间睡眠中更为明显。
针对钠反应性正钾型周期性瘫痪,可以进行电解质分析、血清钙水平检测以评估钠含量是否异常。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补充电解质平衡液或口服氯化钠制剂纠正低钠状态。患者平时应注意均衡饮食,避免过度限制钠摄入,同时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确保其处于稳定状态。

2024-02-08 03:57

举报

林玉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周期性瘫痪(periodic paralysis)是一组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代谢性疾病,以反复性、自限性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或无力,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为临床特征的疾病。根据其发作时血钾的改变,可将其分为低血钾型、高血钾型及正常血钾型三种类型。

2014-07-27 18: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