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肝炎> 儿童艾滋病

医生回答(2)

欧晨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儿童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或垂直传播获得,其症状从无症状到急性期、潜伏期不等。
儿童艾滋病由HIV感染引起,病毒在进入体内后会大量繁殖,并逐渐破坏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丧失正常的免疫功能,无法抵御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入侵,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此外,如果母亲为艾滋病毒感染者,在分娩过程中也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儿,导致新生儿感染艾滋病。
对于儿童艾滋病患者,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进行HIV抗体检测,以确保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感染。

2024-02-01 04:21

举报

林玉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儿童艾滋病1.抗病毒治疗
  (1)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为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未成熟儿1.5mg/kg,每12小时1次,疗程2周;以后2mg/kg,每6小时1次。新生儿2mg/kg口服,1.5mg/kg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儿童90~180mg/m2口服,每6~8小时1次(与其他抗病毒药物合用时可为180mg/m2,每12小时1次);或120mg/m2间隔性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或每小时20mg/m2持续静脉滴注。青春期患儿的剂量为200mg,3次/d,或300mg,2次/d。
  齐多夫定(AZT)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包括粒细胞减少症、贫血,常有头痛。不常见的副作用为肌病、肌炎和肝毒性。肾功能减退者,应减少剂量;严重而持久的粒细胞减少症和贫血时,应暂时停药,待骨髓功能恢复再重新开始给药。也可减少齐多夫定(AZT)剂量和合并使用红细胞生成素。
  (2)奈韦拉平(Nevirapine):为非核苷酸转录酶抑制剂。新生儿5mg/kg,1次/d,14天后改为120mg/m2,每12小时1次,使用14天后以200mg/m2,12小时1次维持。儿童120~200mg/m2,12小时1次(开始剂量为120mg/m2,逐渐增加到足量)。青春期200mg,每12小时1次(开始剂量为100mg,12小时1次,共14天,以后逐渐增加到足量)。
  奈韦拉平(NVP)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皮疹,可发展为危及生命的大疱性渗出性红斑,应即刻停药。其他不良反应有嗜睡、头痛、腹泻和恶心。偶尔发生肝炎和肝功能损害。奈韦拉平(NVP)诱导肝脏细胞色素P450 3A(CYP3A),能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反应,应予以重视。这些药物包括利福平和利福布汀,口服避孕药、安眠药、口服抗凝剂、地高辛、苯妥英钠和茶碱。
  (3)利托那韦(Ritonavir)为蛋白酶抑制剂:儿童剂量开始为250mg/m2,每12小时1次,逐渐增加到350~400mg/m2,每12小时1次。青春期开始为300mg,2次/d,逐渐增加到600mg,2次/d。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厌食和腹痛。偶有口周感觉异常和肝酶增高,以及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增高、高血糖、酮症酸中毒等。该药的代谢主要受肝脏细胞色素p450 A3(CYP3A)的影响,不能与抗组胺类,阿普唑仑、咪达唑仑和等安眠药,钙离子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麦角碱衍生物、、西沙必利、华法林、利福平类和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合用。为减少胃肠道反应,开始剂量

2014-07-30 15: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