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入睡> 治疗夜游症

医生回答(2)

林飞儒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治疗夜游症可以考虑睡眠管理训练、镇静剂、中药调理、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睡眠管理训练
睡眠管理训练通常包括建立规律作息时间、优化睡眠环境及睡前放松技巧指导。通过规律化作息时间和优化睡眠环境有助于调整生物钟,而睡前放松技巧则能缓解紧张情绪,从而改善夜间觉醒状态。
2.镇静剂
镇静剂如苯二氮卓类药物阿普唑仑片、氯硝西泮片等,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可减轻入睡前焦虑感。这类药物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能够增强GABA受体介导的抑制效应,提高神经细胞对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敏感性,因此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
3.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依据体质差异开具处方,患者需连续服用一段时间才能见效。传统医学认为夜游多由心脾两虚所致;通过内服补益气血、安神定志之方药可以使心血充足、脾气健运,则阴阳调和而夜寐安宁。
4.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的时间,在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此方法旨在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导致夜游症的错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减少诱发因素的影响。
夜游症患者应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避免过度疲劳,特别是长时间脑力劳动后应注意休息。饮食上宜清淡,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品,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2024-02-21 23:18

举报

林诗音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夜游症也称睡行症。该症曾被称为“梦游症”,后经脑电图研究确定,该症同夜梦无关。大多在入睡后1——3小时内发生。发作时儿童睁眼凝视,坐起,下床行动。一般他不会碰到或摔伤,有时还能做较复杂的事情,如扫地、倒水等,行动几分钟至半小时后又回到床上入睡或醒来时发现自己在黑暗中即哭喊起来。

2014-08-07 22:5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