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神经外科> 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病防治知识

医生回答(2)

姚莉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导致的心脏和/或大脑血管病变,预防措施包括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血糖和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血液黏稠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这些因素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眩晕、偏瘫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症状。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有颈动脉超声、冠状动脉造影、颅脑磁共振成像等。这些检查可帮助评估血管状况,诊断是否存在狭窄或其他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因具体病情而异,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如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目标是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风险。
建议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水平,以早期发现并干预潜在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同时,均衡饮食,避免过度摄入盐分和糖分,有助于降低患该类疾病的风险。

2024-03-05 05:22

举报

张晓晓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要想治疗心,脑血管病,就要从清除血管本身的病变,改善血液的粘稠,凝聚两方面着手.降脂降粘血液净化系统,它将自身部分血液通过氦氖激光照射,磁极化及冷凝析出等技术处理,清除了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衰老死亡的红细脑等血液“垃圾”,从而达到净化血液,改善血液粘稠,改善微循环,从源头上防治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冠心病,心脑梗塞,脑出血,脑血栓,及心脑血管疾病.

2014-08-08 23: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