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出血> 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验方

精选回答(1)

许瑞卿 主治医师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擅长:主要是擅长脑血管疾病,癫痫,周围神经病,眩晕及头痛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

提问

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验方,主要包括中药方剂、中药熏洗、针灸、推拿等,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中药方剂

中风后遗症主要是指脑卒中后遗留的一系列症状,如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等。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可以起到益气、活血、通络的作用,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2、中药熏洗

中风后遗症的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进行熏洗,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赤芍、红花等,将其熬煮后进行熏洗,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上述症状。

3、针灸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较好的效果。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针刺、艾灸等方式,对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针刺、艾灸等方式,对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针灸百会穴、四神聪穴、神阙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4、推拿

推拿主要是通过推拿患者的穴位,从而达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推拿天枢穴、足三里穴、内关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5、其他

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中药外敷、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中药外敷,如三七粉、桂枝茯苓胶囊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上述症状。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气等方式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等作用的中医疗法。可以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达到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等作用。可以用于改善中风后遗症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等不适症状。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2018-09-28 13:10

举报

医生回答(4)

胡湛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nh!预后
1.出血性脑中风
(1)年龄年龄越大,预后越差60岁以下的病死率较低,约占30%左右,70岁以上的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
(2)高血压病史越长,血压越高,预后越差。血压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者,死亡率为30.07%。
(3)昏迷昏迷越深,时间越长,预后越差。深昏迷者94%死亡。病后无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逐渐好转者,预后较好。嗜睡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2015-11-14 11:25

举报

王子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治疗
恢复期康复治疗对于中风遗症患者非常重要。
1.康复功能锻炼
(1)面瘫的功能锻炼。
(2)语言吞咽功能训练。
(3)认知功能的训练。
(4)肢体功能锻炼:①转移训练;②关节被动活动;③诱发病人的主动运动;④手功能训练;⑤平衡协调能力的训练;⑥步行功能训练等。

2015-11-14 11:25

举报

王德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临床表现
1.出血性脑中风
(1)肢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偏瘫侧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2)认知和精神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的脑出血,可留有精神和认知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
(3)言语功能障碍。
(4)吞咽功能障碍。
(5)其他症状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

2015-11-14 11:25

举报

赵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病因
1.出血性脑中风
(1)季节冬秋季比夏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促发脑出血。
(2)情绪情绪激动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脑出血。
(3)过度疲劳和用力过猛可引起血压升高,成为脑出血后遗症的诱因。

2015-11-14 11: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