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脾疳> 脾疳的症状

医生回答(1)

郝雨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脾疳的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泻、体重减轻、乏力、面色萎黄等。由于脾疳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食欲不振
脾疳多由饮食不当、喂养不当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影响食物消化吸收。此时会导致患者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食欲不振通常表现在消化系统中,但具体表现为食欲下降,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2.腹泻
由于脾脏运化失职,湿邪内生,进而损伤肠道黏膜,导致水谷精微下泄而引发腹泻。腹泻主要发生在小肠和大肠,伴随症状包括腹痛、腹部不适等。
3.体重减轻
脾主运化,若脾虚则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从而导致营养不良,出现消瘦的现象。体重减轻往往伴随着长期的能量摄入不足,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以上。
4.乏力
脾主肌肉四肢,当脾气虚弱时,气血生化乏源,不能滋养周身,就会出现乏力的症状。乏力感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处,可能伴随精神疲倦、嗜睡等症状。
5.面色萎黄
脾主运化水液和津液,若脾失健运,则可导致水湿停滞,日久酿成痰浊,痰浊凝滞肌肤,使皮肤失去光泽而萎黄无华。面色萎黄常见于面部中央区域,可能是由于贫血或其他血液相关疾病引起的。
针对脾疳的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以及微量元素检测以评估贫血和营养状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调理,如使用小儿醒脾养儿颗粒、婴儿健脾散等中药方剂改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

2024-03-15 00: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