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夜啼> 小儿夜啼症如何治疗

小儿夜啼症如何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夜啼症如何治疗

补充说明:小儿夜啼症如何治疗

a******W 2021-09-07 18:20

烦躁不安 入睡 小儿夜啼 睡眠 增高 心火 发育 生物钟 神经 宝宝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王子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小儿夜啼症可以考虑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按摩疗法、环境调整、睡眠训练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根据患儿体质开具相应方剂,家长可按医嘱煎煮服用。通过中药调养可改善小儿脾胃功能,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状况。
2.针灸疗法
由专业针灸师操作,在特定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此方法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状态,缓解因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之夜间哭闹现象。
3.按摩疗法
父母或其他看护人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学习并熟练掌握某些特定经络路线上之推拿技巧;每日固定时间段内对婴幼儿进行轻柔地抚触。传统医学认为人体各处均分布着气血运行之通路,而这些路径亦称为“经脉”。通过对相应腧穴施行一定手法干预能够起到平抑心火、安神定志作用从而减轻宝宝夜间烦躁不安及哭泣行为发生频率。
4.环境调整
优化睡眠环境包括维持适宜室温、减少噪音干扰以及光线污染等。良好环境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与成长发育,并有助于营造温馨家庭氛围以减轻压力感。
5.睡眠训练
从婴儿出生后开始建立规律作息时间表,并逐步培养独立入睡习惯。遵循生物钟节律对于促进自然进入深度休息状态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稳定昼夜周期性变化所引起之情绪波动及相关不良反应如频繁夜醒与过度活动。
此外,建议定期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儿科门诊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健康问题。

2024-01-08 23:5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