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妇科医院> 30多岁女性不来月经容易得什么病

医生回答(1)

郗幸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妇科

提问

30多岁女性不来月经可能与卵巢早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以及垂体腺瘤等疾病有关,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生殖系统功能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衰退的情况,导致不来月经。该疾病会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潮热、心悸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可表现为月经不调或停经。该病易引发代谢率增高、体重减轻等现象,但及时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3.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雄激素升高、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等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典型症状包括月经紊乱、脱发等。此病可通过药物调节内分泌来改善症状,如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醋酸甲羟孕酮片等药物进行调理,通常预后较好。
4.高泌乳素血症
高泌乳素血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泌乳素升高为特征的一种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闭经、溢乳的症状。该疾病通过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如遵医嘱服用甲磺酸溴隐亭片、甲硫氧嘧啶等药物可以抑制催乳素分泌,降低催乳素水平,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
5.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是指发生在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当肿瘤增大压迫到周围的组织时,就有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月经来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如内镜下微创垂体瘤切除术、开颅垂体瘤切除术等,术后需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建议关注月经周期的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疲劳。若出现月经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2024-05-24 16: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可用作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是非常有效的生育控制方法。正确服用时(没有漏服),妊娠的机率非常小。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也用于治疗妇女雄激素依赖性疾病,例如痤疮,特别是明显的类型,和伴有皮脂溢或炎症或形成结节丘疹脓泡性痤疮、结节囊肿性痤疮)的痤疮、妇女雄激素性脱发、轻型多毛症、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高雄性激素症状。

甲磺酸溴隐亭片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人参固本口服液

滋阴益气,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酸耳鸣,大便干燥。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