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外科> 儿童尿失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找医生

儿童尿失禁可能是遗尿症、神经源性膀胱、脑瘫、糖尿病、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遗尿症
遗尿症是指超过5岁的孩子仍无法自主控制排尿,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夜间定时唤醒是一种行为疗法,在固定时间叫醒孩子上厕所,以训练其膀胱括约肌对容量变化的感知能力。
2.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排尿功能障碍,包括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这些损伤会影响大脑和脊髓之间的信号传递,从而干扰膀胱和肛门肌肉的正常收缩和松弛。药物治疗通常使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来减少膀胱过度活动,减轻尿急和尿频的症状。
3.脑瘫
脑瘫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会导致脊髓反射亢进,使膀胱逼尿肌出现不稳定状态,进而引起尿失禁的现象发生。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治疗等,旨在增强盆底肌群的力量和协调性,改善尿液控制能力。
4.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下,尿糖浓度增高,渗透压升高,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形成渗透性利尿,进而增加尿量。胰岛素替代疗法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通过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系统出现问题,导致抗利尿激素异常增多,从而使肾脏过度保留水分,引起尿量减少和水肿。利尿剂治疗是常用的缓解水肿的方法之一,例如能够快速地促进体内水分的排出,缓解水肿症状。
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泌尿系统评估,监测夜晚是否出现尿床的情况以及是否有白天尿频等症状。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进行超声波检查、残余尿量测定等相关检查,以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泌尿系统状况。

2025-06-13 14: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神经源性膀胱

正常的排尿活动由脊髓反射中枢及交感、副交感、体神经共同参与,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原性膀胱。根据逼尿肌功能分为两类:1、逼尿肌反射亢进;2、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一类由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的功能障碍性疾病,常同时伴有膀胱尿道功能的协调性失常。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产生复杂的排尿症状,排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此诱发的泌尿系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