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性病科> 单纯疱疹病毒> 噬血细胞综合症孩子长大以后孩子

医生回答(2)

欧澈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噬血细胞综合症患儿成年后,其预后可能因人而异,通常取决于是否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调节治疗、靶向治疗或生物反应修饰剂治疗等治疗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通常通过从健康的供体获取匹配的干细胞,经过预处理后将其输回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该措施适合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因为新植入的健康造血干细胞能够替代异常或受损的造血干细胞,恢复正常造血功能。
2.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包括使用环孢素、他克莫司等药物来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这些药物可用于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因为它们能减少异常激活的T细胞数量,缓解病情。
3.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涉及利用特定分子靶点设计的药物如依鲁替尼、利妥昔单抗等来精确打击肿瘤细胞。针对某些类型的噬血细胞综合征可采用相应靶向药进行管理;这类方法旨在降低机体对自身组织的攻击性。
4.生物反应修饰剂治疗
生物反应修饰剂治疗是利用生物制剂如干扰素γ、白介素-18等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此法有助于控制部分由免疫失调引起的噬血现象;其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多种炎症因子表达及活性而发挥作用。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接受治疗后的成长过程中,定期监测血液学参数和感染风险至关重要。适当的营养支持也有助于促进儿童康复,建议给予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羹、牛奶等,有利于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利于疾病的恢复。

2023-12-30 06:11

举报

肖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嗜血细胞综合症亦称嗜血细胞性淋巴细胞增生症,属于组织细胞增生症Ⅱ型,包括家族性和继发性2类.家族性嗜血细胞综合症(FHLH)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阳性遗传病,患儿出生时正常,多于6月一1岁突然高热、黄疸、出血、肝脾肿大,少数有惊厥.中约50%有阳性家族史,临床呈致死性经过,未经治疗者中位数生存期为2个月,系l0号染色体基因缺陷所致,通常2岁以下者考虑FHLH.继发性HPS可分为感染相关性和肿瘤相关性.既往认为感染相关性主要为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流感病毒、人类细小病毒B19,目前认识到本病也可由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布氏杆菌、真菌及杜氏利什曼原虫等所.肿瘤相关性继发于患血液系统或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病人,由于恶性疾病本身及化疗、放疗所致免疫抑制状态引起对感染易感增高所致.另外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先天免疫缺陷患儿也可并发此病.HPS最显著的病理特征是良性组织细胞增加并伴嗜血现象,多见于淋巴结的淋巴窦和髓索、肝窦、门静脉、脾脏的红髓和骨髓.在急性期,该病与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等病相似,且并非所有病例第一次骨穿即能发现嗜血细胞,有时需多部位穿刺才能确诊.HPS的治疗及预后决定于疾病类型.目前治疗主要为(1)丙球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大剂量甲强冲击,(2)抑制T细胞活化的特异性抑制剂cytA或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为减少或抑制淋巴因子的供应原可用化疗,(4)化疗后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血浆置换.1994年国际组织细胞协会建议应用HIM一94方案:化疗加免疫疗法(足叶乙甙+糖皮质激素+cytA)+MTX鞘注.丙球的疗效仍有争议.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并进一步观察该病的疗效.

2014-11-07 14: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