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整形美容> 整形> 疤痕> 胆管炎的中医治疗

精选回答(1)

罗浮山国药 医师 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

提问

您好,胆囊可容胆汁为30-60ml,当胆囊内淤积的胆汁过多时,胆囊管就会滋生细菌,诱发胆囊炎。胆囊炎又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的发病初期与慢性胆囊炎不同,前者非细菌诱发,后者由细菌感染和胆固醇代谢异常诱发。 胆囊炎不一定要施行胆囊切除术和胆囊造瘘术治疗,服用药物也能治疗轻度的胆囊炎,常用药物为消炎祛湿利胆的罗浮山消炎利胆片。用药期间要禁食,卧床休息,静脉输液补充营养。病情危重者建议还是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再根据医生要求治疗。如果需行手术,坦然接受,不要害怕影响到身体,如果确实不需要行手术,那么可以服用罗浮山消炎利胆片。

2016-06-21 11:25

举报

医生回答(4)

廖菊青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胆管炎的中医治疗可以考虑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疏肝利胆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
1.清热解毒
通过服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方剂或草药来实现。此方法有助于缓解由感染引起的胆管炎所致的发热、腹痛等症状。
2.利湿退黄
可通过使用具有利湿退黄作用的中药方剂或草药进行调理。此法适用于因湿邪困扰而引发的胆管炎伴随皮肤及眼睛发黄等情况。
3.疏肝利胆
可选用行气活血、舒缓情志之品如柴胡、枳壳等配合调畅气血药物如赤芍、丹参等组成方剂内服外敷。上述措施旨在改善患者情志不畅导致肝郁气滞进而影响胆汁排泄所引起的相关临床表现。
此外,饮食调整也是胆管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和肥肉,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如燕麦、糙米等,有助于促进胆汁排出,但需注意适量摄入,避免过度刺激胆道系统。

2024-02-07 01:20

举报

李继臣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复康中医院

擅长:恶性肿瘤的治疗:肝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宫颈癌、胰腺癌、肠癌、皮肤癌、淋巴癌、

提问

胆管炎的中医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按摩治疗、灌肠治疗、中药治疗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

胆管炎在中医上多考虑是湿热蕴结、肝胆郁热、肝胆湿热、肝胆湿热等原因引起的。如果患者是湿热蕴结引起的,可以遵医嘱服用龙胆泻肝丸、四妙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是肝胆郁热引起的,可以遵医嘱服用丹栀逍遥丸、龙胆泻肝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是肝胆湿热引起的,可以遵医嘱服用茵陈五苓散、甘露消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2、针灸治疗

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穴位的方式进行治疗,如选择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丰隆穴等穴位,能够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疾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

3、按摩治疗

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按摩穴位的方式进行治疗,如选择足三里穴、太冲穴、章门穴等穴位,能够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疾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

4、灌肠治疗

该疾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灌肠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灌肠治疗主要是通过肛门给药的方式,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5、中药治疗

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龙胆泻肝丸、清肝利胆口服液等中成药进行治疗,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但是避免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油脂含量偏高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7-03-03 10:14

举报

姜文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慢性胆囊炎
1)肝胆湿热证 脘胁疼痛,拒按,食少纳呆,口苦口黏,厌恶油腻,恶心反酸,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利肝胆,健脾和胃.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药用柴胡,黄芩,白芍,大黄,丹皮各15克,半夏,枳实,栀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
用法:常规水煎服.
2)肝胆郁滞证脘胁窜痛,胀闷不舒,精神抑郁,或心烦易怒,善叹息,嗳气频作,或大便不爽,舌淡苔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利胆行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枳壳,川芎,香附各15克,白芍20克,川楝子,甘草各10克.脘腹胀闷,嗳气者,加陈皮,白豆蔻以降逆和胃;发热者,加大黄,栀子,黄芩等清热解毒药;大便不爽者,加莱菔子,枳实以行气导滞通便.
用法:常规水煎服.
3)脾胃气虚证患胆病日久,脘腹胀闷,纳呆食少,大便溏薄,神疲倦怠,少气懒言,或见轻度浮肿,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缓无力.

2015-05-03 11:54

举报

姚良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胆管炎的中医治疗可以考虑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疏肝利胆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
1.清热解毒
通过服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方剂或草药来实现。此方法有助于缓解由感染引起的胆管炎所致的发热、腹痛等症状。
2.利湿退黄
可通过使用具有利湿退黄作用的中药方剂或草药进行调理。此法适用于因湿邪困扰而引发的胆管炎伴随皮肤及眼睛发黄等情况。
3.疏肝利胆
可选用行气活血、舒缓情志之品如柴胡、枳壳等配合调畅气血药物如赤芍、丹参等组成方剂内服外敷。上述措施旨在改善患者情志不畅导致肝郁气滞进而影响胆汁排泄所引起的相关临床表现。
此外,饮食调整也是胆管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和肥肉,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如燕麦、糙米等,有助于促进胆汁排出,但需注意适量摄入,避免过度刺激胆道系统。

2015-05-03 11:5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