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中医养生常识有哪些

中医养生常识有哪些

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医养生常识有哪些

补充说明:中医养生常识有哪些

2015-09-26 11:11

睡眠 疲劳 精神 焦虑 抑郁 实验室检查 针灸 苹果 香蕉 牛奶 鸡蛋 紧张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2)

武志娟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内科、儿科疾病,如反复咳嗽、小儿发热、鼻咽炎、哮喘、慢阻肺、支扩、小儿积食、反流性疾病、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症、消化不良等;疑难疾病如肺结节、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肺肿瘤、消化道肿瘤等。其他如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糖尿病以及亚健康体质的调理。

提问

中医养生常识有饮食调理、生活调理、精神调理、运动调理、按摩调理等。中医养生是以中医的辨证论治为指导,通过采取措施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1、饮食调理

饮食调养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饮食规律,饮食清淡,避免过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可以适当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苹果、香蕉、牛奶、鸡蛋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

2、生活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以免损伤身体,导致病情加重。同时,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过大,可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爬山、游泳、散步等,可以放松心情,有助于身体健康。

3、精神调理

中医养生还包括精神调理,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和压力过大,可以适当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和沟通,可以适当听舒缓的音乐。

4、运动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散步等,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也可以增强体质,有利于身体健康。

5、按摩调理

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筋通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以辅助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但需注意,按摩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以免操作不当,引起不适症状。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平时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地熬夜。

2023-07-22 07:54

举报

陈小东 主治医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妇科.儿科.育儿,皮肤科.疼痛科

提问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想了解中医养生的方法,可以从心情,饮食,睡眠方面努力。建议恬淡虚无,调畅情志,饮食上不过饱过饥。平时多做运动,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也可以到当地医院配合着以药物调理,也可以配合中成药比如补肾益气丸服用,

2018-10-22 19:26

举报

医生回答(2)

常光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医养生提倡平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避免过度疲劳等方法以达到维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中医养生强调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来预防疾病。其认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关键,而内外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这种平衡失调,从而引发疾病。中医养生关注身体内外的整体状态,包括精神情志变化如焦虑、抑郁等在内的症状都可能影响健康。
中医养生注重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不依赖于特定的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中医养生强调个体化调理,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拔罐等传统技术。
中医养生倡导顺应自然规律,如春捂秋冻、夏养心脾冬补肾等,同时建议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进行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促进气血流通,达到保健目的。

2023-12-31 21:04

举报

周扬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想了解中医养生的方法,可以从心情,饮食,睡眠方面努力。建议恬淡虚无,调畅情志,饮食上不过饱过饥。平时多做运动,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得到你。祝你健康!

2015-09-26 11: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抑郁

是以情感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

  • 症状起因:引起抑郁常见的原因:65%的抑郁患者其抑郁是躯体疾病的后果,如各种癌症、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35%的患者抑郁是发生在躯体疾病之前,即生活事件的应激,如亲人病故、心理受挫折、工作压力太大等,均可导致抑郁。抑郁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人的一种缺点或性格缺陷,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心理治疗及适当的抗抑郁药治疗,抑郁大多能康复。需要说明的是抑郁不同于抑郁症。

  • 可能疾病: 喉喑 布鲁氏菌病 慢性疲劳综合症 红蝴蝶疮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心理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