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神经外科> 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的病人如何护理

精选回答(1)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抑郁等,以及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病、运动障碍疾病等

提问

颅内出血的病人可以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体位、注意饮食、注意皮肤护理、观察病情变化等方式进行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内出血可能是由于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气管插管的方式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因呼吸不畅引起窒息的情况。

2、注意体位

患者颅内出血后,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增高,从而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的方式,有利于减轻脑水肿,缓解不适症状。

3、注意饮食

颅内出血的病人,胃肠道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助于促进疾病康复。

4、注意皮肤护理

颅内出血的病人,可能会导致皮肤黏膜受到损伤,容易出现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盐水擦拭局部,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5、观察病情变化

颅内出血的病人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如意识障碍、肢体无力、头痛加重等,需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熬夜,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023-09-12 20:0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