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
补充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
a******W 2014-08-24 15:5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可能导致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痛、行走不稳、膀胱功能障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脱出)进入椎管内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腰部肌肉持续性痉挛和紧张,进而引发腰痛。腰痛通常出现在腰椎区域,可能伴有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
2.下肢放射性疼痛
当腰椎间盘突出刺激到硬膜囊内的窦椎神经时,就会出现下肢的放射性疼痛。这种疼痛可以沿着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直到足跟、足背产生。疼痛通常集中在一条腿上,有时可辐射至整条腿,且疼痛会随着病情加重而加剧。
3.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会直接刺激或压迫到坐骨神经,从而引起坐骨神经分布区的疼痛。典型表现为从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前外侧直至足趾的放射性刺痛,在咳嗽、喷嚏时疼痛加剧。
4.行走不稳
腰椎间盘突出伴随椎管狭窄时,会导致脊髓受压,影响脊髓的功能,使感觉异常化,从而出现行走不稳的现象。患者在行走时感到脚下有踩棉花感或者走路易滑倒,严重者甚至无法独立站立。
5.膀胱功能障碍
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时,如果突出物压迫到了马尾神经,则可能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等膀胱功能障碍的症状。膀胱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无法控制排尿的情况。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的症状,建议进行MRI、CT扫描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措施包括物理疗法如牵引、按摩以及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肌松剂等。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姿势,体重管理也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手段。
2024-03-08 11:5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多发人群:成年人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