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抽动症> 新生儿抽动症

医生回答(1)

李志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新生儿抽动症一般是指新生儿暂时性抽动障碍,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在出生后1个月内出现的不自主、无目的、快速地、突发性、无规律、程度不等的抽动,有时可伴有发声和秽语。

新生儿暂时性抽动障碍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该疾病多见于1个月内的婴儿,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如面部、头部、四肢等部位出现不自主抽动,有时可伴有发声和秽语。一般症状可在1个月内消失,部分患儿的症状可在2个月内消失。

如果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可以遵医嘱使用氟哌啶醇、匹莫齐特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还应注意合理喂养新生儿,避免喂养过多、过少,在喂养时应注意正确的喂养姿势。

此外,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行为变化,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4-08-19 19: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