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风湿免疫科> 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是抗双链dna抗体吗

精选回答(2)

赵曙光 副主任医师 太和县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呼吸困难综合救治、创伤性/或非创伤性急症出血的微创介入治疗、急性中毒一体化救治等。

提问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一般是抗双链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雌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疲倦、体重下降等症状。抗双链DNA抗体是抗DNA抗体的一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也是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依据。抗双链DNA抗体的滴度与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硫酸羟氯喹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苹果、鸡蛋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9-01-31 16:40

举报

陶新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

擅长:心血管及呼吸科等内科疾病的诊治。

提问

你好,一般认为抗双链DNA的效价与病情相平行,即病情活动时,抗DNA抗体效价升高,病情缓解时,效价降低。由于各地测定的方法不同,所以正常值也不同,一般来说,结合率要大于20%以上才有临床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通常来说可以通过糖皮质激素来进行治疗的。

2018-07-17 15:25

举报

医生回答(2)

林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包括抗双链DNA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是针对DNA-抗原复合物产生的自身抗体,能与细胞核内的双链DNA结合。这种特异性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液中普遍存在,其浓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其他特异性抗体还包括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等,这些抗体也与特定的自身抗原有关,但在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疾病中分布有所不同。
除抗双链DNA抗体外,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之一。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要定期监测上述特异性抗体水平,以评估病情活动性和治疗效果。同时,应注意避免日晒,使用防晒霜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2024-03-06 00:33

举报

闵宇涵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一般检查是否得了红斑狼疮需要几百元,主要是做一些常规的检查,红斑狼疮并没有说年轻就不会得的,按照你的描述,有脱发,乏力,睡眠不好,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做个检查排除一下,这样你也放心了。红斑狼疮的检查项目表现在以下几点  
(1)血常规检查:血色素、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在血液系统受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可有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个别有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在使用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可中度升高。
(2)尿常规检查
系统性红斑狼疮有肾脏受累时,患者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白细胞尿和管型,肾功能不全时,尿浓缩功能下降,尿密度降低甚至固定,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
(3)血液生化检查:
活动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几乎100%有血沉增快,但血沉高低并不代表疾病的严重性,部分患者,特别是病程较长的患者,即使病情处于缓解期或长期稳定状态,血沉仍然较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反应蛋白一般不高,只是在合并感染时升高。绝大γ-球蛋白、β-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均有增高,少数患者冷球蛋白增高。活动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水平下降(总补体、C3、C4均下降),免疫复合物增加;有肾功能不全时,有尿素氮,肌酐升高;有肝脏病变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GT升高;伴有肌肉炎症时,还可出现肌磷酸激酶、醛缩酶、乳酸脱氢酯、谷草转氨酶升高。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肾病时,血甘油三酯,胆固醇上升,血清钾、钙和游离钙异常,白蛋白减少,血清钠、氯离子水平也可异常;也可有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改变。

2015-12-07 11: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