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脂肪肝> 脂肪肝西医的治疗方法及药方

医生回答(5)

胡一芬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脂肪肝西医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疗法调整、运动疗法、肝脏保护药物、酒精性脂肪肝戒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代谢综合征控制等。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出现加重,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指导。
1.饮食疗法调整
通过减少热量摄入和优化营养结构来实现,如采用低脂、高纤维食物。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血脂异常,进而缓解脂肪肝的症状。
2.运动疗法
建议患者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至6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能够促进能量消耗,有助于降低体脂含量,改善脂肪肝状态。
3.肝脏保护药物
选择合适的肝脏保护药物,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按医嘱规定剂量服用。这些药物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能辅助修复受损肝细胞,对轻度至中度脂肪肝有效。
4.酒精性脂肪肝戒酒治疗
对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立即停止饮酒并接受专业指导。戒酒是逆转酒精性脂肪肝的关键步骤,可显著降低病情进展风险。
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代谢综合征控制
针对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等。控制代谢综合征可减缓NAFLD进展,预防肝硬化和肝癌发生。
脂肪肝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肝损害。此外,建议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超声检查,以评估脂肪肝的程度和变化情况。

2024-02-01 16:24

举报

易姹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脂肪肝西医的治疗方法及药方脂肪肝的发病率近几年在欧美和中国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近年来脂肪肝人群的年龄也不断下降,平均年龄只有40岁,30岁左右的病人也越来越多。45岁以下男性脂肪肝明显多于女性。肥胖人群与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0%,嗜酒和酗酒者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8%,在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60%。

2015-12-22 14:32

举报

李敏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脂肪肝西医的治疗方法及药方电生理疗法。这是近年来国内治疗的新进展,HD肝病治疗仪利用生物力学泵方法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通过震动腹壁肌肉和肝包膜,达到增强肝脏的脂肪代谢、促进肝内脂肪转运、改善肝脾血液微循环、促进脂肪肝恢复的目的,疗效较好、费用低、无副作用,深受病人欢迎。我们用HD肝病治疗仪加综合疗法,为81位患者治疗了1~2个月,其中轻度和中度脂肪肝占92%。治疗后,39位38.3%患者脂肪肝明显减轻,31位48.5%脂肪肝消失,49位血清转氨酶恢复正常。而在单纯综合对照组的76位患者中,只有43%的人脂肪肝减轻;在43位脂肪性肝炎患者中48.8%的人血清转氨酶恢复正常。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2015-12-22 14:32

举报

郑力行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脂肪肝西医的治疗方法及药方药物治疗。到目前为止,西药尚无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以中药长期调理性的治疗最好。中药中以制何首乌和山楂最好,这两种药能降低血脂,防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西药常选用保护肝细胞、去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如维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胆酸、水飞蓟素、肌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碱乳清酸盐、肝泰乐,以及某些降脂药物例如:肝旨清 等等。上述药物虽然很多,但大多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以及安全性,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用,切不可滥用。但一般而言,如果仅仅是脂肪肝,而不是肝性脑病,以上药物中维生素B、C、E、卵磷脂、肌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碱乳清酸盐等维生素及内源性氨基酸类的药物安全性非常高,而且也不会像联苯双酯类的药物停药后还出现反弹。

2015-12-22 14:32

举报

石珊珊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脂肪肝西医的治疗方法及药方早期发现积极治疗,一般都能痊愈,且不留后遗症。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治疗。抗肝纤维化:维A酸维甲酸、干扰素、脯氨酸类似物、脯氨酸羟化酶抑制药和秋水仙碱等药物在胶原生成过程中至少干预其中一个或数个步骤。维A酸和β胡萝卜素等维生素A制剂具有治疗潜能。干扰素有α、β、γ三型,目前认为α、γ干扰素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且以γ干扰素的抗纤维化效果最强。因此,对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使用干扰素可能会导致失代偿状态。目前干扰素主要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活动期的治疗,以兼顾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对已发展至失代偿性肝硬化后则不主张应用;秋水仙碱能作用于胶原连锁反应的不同阶段,但用秋水仙碱治疗肝硬化患者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并不成功,其在改善肝功能、抗纤维化和延长患者生存等方面并不显著优于安慰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胶原合成,并可抑制胶原酶活性,促进胶原降解,但该类药物长期应用有严重副作用,并降低机体免疫力,故难以被临床推荐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细胞生长因子可刺激胶原酶活性以促进胶原降解,并可抑制TGF-β基因的过度表达,以及抑制肝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此外它还可动员脂肪,有可能减轻脂肪肝的程度,但其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2015-12-22 14: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