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脚气> 中药赤小豆

医生回答(5)

常光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赤小豆,又称为红小豆,其功效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如果需要使用上述提及的药物(利水消肿片、清热解毒口服液、益母草颗粒、丹参片),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1.红小豆
红小豆具有祛湿排毒的作用,对于体内湿气重、水肿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但需注意的是,红小豆性寒凉,因此体质虚寒者不宜多食。
2.利水消肿片
利水消肿片适用于治疗肾炎引起的浮肿、尿少、高血压等。其能促进水分代谢,减轻因肾炎导致的水肿和高血压。本品通过肾脏排泄,使用时应监测肾功能。另外,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清热解毒口服液
清热解毒口服液可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头痛、咽喉痛、口渴等症状。该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缓解由外感风热引起的不适。服药期间忌烟酒,饮食宜清淡。
4.益母草颗粒
益母草颗粒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经水量少、颜色黯红有块、下腹胀痛。此药能够活血化瘀,改善血行不畅的情况。服用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及时就医处理。
5.丹参片
丹参片可以辅助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因为丹参片中含有的丹参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从而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对该药过敏者以及孕妇禁用,运动员慎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经过医生评估后使用。患者在使用赤小豆时还需注意控制摄入量,以免引起肠胃负担加重。

2024-01-16 17:41

举报

程茂璐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5)治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锉)二两,紫苏茎叶一握(锉,焙)。上三味除小豆外,捣罗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盏煮熟,去豆,取汁二盏半,入药末四钱匕,生姜一分,拍碎,煎至一盏半,空心温服,然后择取豆任意食,日再。(《圣济总录》赤小豆汤)

(6)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2015-10-12 22:24

举报

易姹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中药赤小豆(1)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梅师集验方》)[1]

(2)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补缺肘后方》)

(3)治水肿从脚起,入腹则:赤小豆一升,煮令极烂,取汁四、五升,温渍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杂食。(《独行方》)

(4)治脚气:赤小豆五合,葫一头,生姜一分(并破碎),商陆根一条(切)。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去葫等,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本草图经》)

2015-10-12 22:24

举报

姚平静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中药赤小豆功用主治

1,性平,味甘、酸,能利湿消肿(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清热退黄、解毒排脓。

2,利尿作用,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患者均有益。

3,富含叶酸,产妇、乳母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4,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

2015-10-12 22:24

举报

闵元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中药赤小豆营养分析

折叠化学成分

每百克含蛋白质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物58克、粗纤维4.9克、灰分3.3克、钙67毫克、磷305毫克、铁5.2毫克、硫胺素0.31毫克、核黄素0.11毫克、尼克酸2.7毫克。

含α-、β-球朊(α, β-globulin)、脂肪酸、烟酸、糖类,维生素A1、B1、B2,植物甾醇、三萜皂甙等。

2015-10-12 22: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