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整形美容> 美容> 黑眼圈> 怎样快速去除眼袋和黑眼圈呢?

精选回答(2)

叶凤娟 二级公共营养师 北京汉慈中医院

擅长:营养不良,母乳喂养指导,产后修复,催乳,满月汗,减肥,慢性疾病,亚健康人群膳食营养指导营养咨询,儿童情商指导,韩式半永久纹绣及皮肤科,心脑血管病,肾病,男科,内科疾病。

提问

您可以买点儿红花油点红花水浸泡毛巾,然后局部热敷眼袋的部位,每天坚持就有利于去除黑眼圈儿眼袋的问题,建议你就是手术治疗效果要好很多。平时多注意休息,精神压力不要过大,饮食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吃点粗粮,蘑菇,绿叶菜,增强体质,免疫力就可以的。

2018-03-27 19:39

举报

马满仓 医师 康华清医疗美容门诊部

擅长:眼部整形

提问

您好,功效型护肤品都只能暂时的解决问题,不用了又回复和以前一样了,可以做微创去眼袋手术,
可以达到彻底去掉眼袋的效果了。

2016-08-23 16:14

举报

医生回答(5)

李英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黑眼圈的成因主要可分为:血管性的黑眼圈、黑色素性的黑眼圈、过敏性的黑眼圈和疲劳性黑眼圈.  血管性的黑眼圈是由于静脉的循环不佳,产生血液滞留现象.静脉血液携带较多的2氧化碳呈现出较深暗的血色,眼睛周围的表皮较薄,所以暗色会泛现于眼睛周围的皮肤上.这种黑眼圈往往跟体质有关.  过敏性的黑眼圈常易出现在过敏性体质的人脸上.例如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窦炎的患者,鼻腔及鼻黏膜长期充胀水肿,压迫下眼皮内的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到阻碍,在下眼皮呈现紫暗色的眼圈.  黑色素性的黑眼圈最常见的是先天性的家族遗传.黑色素沉淀引起皮肤着色,色素沉淀于表皮下层及真皮上层的位置,让眼圈整个泛黑灰色.归咎其原因乃为染色体的显现遗传,而且在稚龄时期就会出现眼圈泛黑的外征.在病理分析时确实发现黑色素颗粒在基底层及上真皮层都有明显的增加.

2016-11-25 10:23

举报

闫峰 主任医师 西安美好美容医院

擅长:个性化综合美容方案、色素类、血管类、痤疮类皮肤问题修复

提问

超声法去眼袋是目前唯一的无创无痕去眼袋手术方法。其手术的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后遗症和副作用,手术时间只需要20分钟就可以轻松搞定。“超声波”是一种声波,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和“共振原理”来去眼袋的。通俗就是通过仪器振动模式进行体外按摩的方式,使眼袋眶隔内的脂肪体积变小,从而达到消除眼袋的效果。

2016-06-06 15:57

举报

周安 主任医师 西安美好美容医院

擅长:面部五官精雕、面部年轻化、非手术整形、胸部整形、无痕吸脂、体型雕塑、私密整形

提问

一、冰牛奶面膜缓解黑眼圈
所需材料:棉花球、冰水、冰的全脂牛奶
做法:将冰水和冷的全脂牛奶1:1混合在一起。然后将棉花球浸泡在液体中,然后将棉花球敷在眼睛上,大概十五分钟后即可取下来,清洁面部,日常护肤即可。
二、酸奶去黑眼圈
带“奶”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不仅仅能够用冰牛奶去除黑眼圈,还可以用酸奶去除黑眼圈,将纱布或者化妆棉浸泡在酸奶里,然后敷在眼部周围十分钟左右,让眼部肌肤充分吸收水分和营养,这样能够有效的淡化黑眼圈的产生,还可以顺带去除眼袋。
三、热毛巾热敷去黑眼圈
大多数黑眼圈的产生是因为顺面不足导致的,让眼部周围的血液循环不通畅,让黑色素沉淀在周围。如果睡眠不好的人,睡醒以后可以用和自己体温差不多的热毛巾敷眼睛,然后用冷却的毛巾交换敷眼,十分钟后黑眼圈就能淡化下来。

2016-06-02 14:56

举报

詹新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如何去眼袋和黑眼圈
首先你得确认你眼睛周围的是不是真的脂肪粒。如果是真的那眼霜就没有什么用了,得用专业的去脂肪粒的。很难去。如果不是,那就用好牌子的,比如用玫琳凯的抗皱精华素和舒活眼膜霜,可以改善。 再提醒一下买的时候要问清楚,我建议你买锗喱的,不要买霜的因为霜的也容易造成脂肪粒。 最后,建议你每天保持睡觉的时间和质量,坚持做眼保健操(去眼袋也是很有效果的) 愿你眼睛美起来 预防眼部浮肿:平时因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因为盐会导致水份囤积。另外循环系统不规则也会引起水份囤积,造成眼部浮肿,这种现象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
如何去眼袋和黑眼圈
防止黑眼圈产生:过度疲倦、曝晒或本身微血管功能弱,容易引起血液循环差,导致黑眼圈,充足的睡眠及休息才能对抗黑眼圈产生。临睡前一个小时内不能喝水,每天睡前在黑眼圈上贴个土豆片。 秋水明眸心得分享 一、用牛奶轻轻擦拭眼周,减轻黑眼圈。 二、用纱布蘸上酸奶,敷在眼睛周围,每次10分钟,眼周的皮肤就能喝饱水。 三、涂抹眼霜时,手法一定要柔和,用无名指轻拍而不是涂抹,这样才不会造成细纹。 四、涂完眼霜后把双手搓热轻轻捂在眼睛上更利于眼霜的吸收。 五、眼睛干燥时,盛一杯开水,闭上眼睛靠近杯口,用热气蒸眼睛(当然不能太热了),之后马上涂上眼霜,或做个眼膜,很舒服喔。 六、如果买不到眼膜 或觉得贵的话买一瓶好的抗衰老的化妆水 好的乳液都可以把它倒在厚手棉片上浸透 再分成均匀的两片 贴在双眼上可以把上下眼皮分开贴免的觉得无聊。之后最好在上面加一张保鲜膜。 七、注意睡姿,避免长期朝一个方向侧卧,更不要将脸埋在枕头里,眼周很容易被挤压出皱纹。 八、保证充足睡眠,多锻炼身体,多饮水,促进良好的新陈代谢,这样就不容易有黑眼圈了。 九、面部表情不要太夸张,不能老是挤眉弄眼,时间长了眼角周围就会出现很多小皱纹,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真是“年少不注意,老大徒伤悲”! 十、烈日下外出一定要戴墨镜,不仅保护视力,也保护眼周脆弱的肌肤,秋冬也不能例外。 十一、特别干燥的季节,可以在使用眼霜的时候加少量的维E油,可以起到滋湿保湿的效果。滋肾明目茶:菊花、枸杞、红枣、乌梅、决明子各一钱五分泡开水服。
如何去眼袋和黑眼圈
眼部急救小方案: 1.对于长时间坐在电脑屏幕前的office女生来说,滴上一滴眼药水是缓解眼睛疲劳的好方法。不过要注意哦,瓶口一定不能碰触眼皮和睫毛,否则会污染药水。 2.晚睡早起的不规律作息让眼睛常常都是肿肿的,可以在临睡前将两个不锈钢的小勺放进冰箱的冷藏室,第二天早上拿出来,放在肿胀的眼睛上做2分钟的冷敷,眼睛很快就可以消肿,而且还能让眼神看起来更清澈。 3.常常出差的通勤族们注意了,飞机上的干燥环境与办公室的空调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补水的装备不可缺少。趁着飞行时间为眼部肌肤补补水,既打发了无聊时间,又能在下飞机时给别人一个容光焕发的好印象,何乐而不为? 眼睛周围皮肤过于娇嫩,若不注意日常的护理,特别是涂了眼影卸妆不彻底的话,是很容易造成黑眼圈的。另外,吸烟、睡眠不足也都会让眼睛四周蒙上阴影。值得注意的是,睡觉时枕头太低也不行。
如何去眼袋和黑眼圈
1.热鸡蛋按摩:鸡蛋煮熟后去壳,用毛巾包裹住,合上双眼用鸡蛋按摩眼部四周,可加快血液循环。不过注意,用后的鸡蛋恐怕是不能再吃了。 2.马铃薯片敷眼:马铃薯(长芽的不可使用)去皮洗净,切成约两厘米的厚片,外敷眼部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当然敷过的薯片也是不能再吃了。 3.苹果片敷眼:苹果洗净切片,敷上眼15分钟后用水洗净。苹果含汁量越高越好。至于用过的苹果片,当然也不能再食用。 4.泡过后压去茶汁的茶叶袋外敷。 还有一条需要提醒的是,要想彻底去除黑眼圈,先要去除制造黑眼圈的元凶——熬夜,才是治本的方法。当然,你的黑眼圈若是遗传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减黑眼圈 失眠、疲累、身体差,都会影响血液循环,不能把血红色素输送到血管,黑色素沉淀,形成黑眼圈。要纾缓黑眼圈,可以无名指在眼部四周点压,加速血液循环。 紧急修护 睡眠不足、看电脑太久或刚哭过,都令双眼看来疲倦,兼现红肿。使用紧急修护精华,便能回复靓样。

2015-02-02 19:56

举报

王游松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可以试着用按摩的方法来淡化,我就有过眼袋,就是利用按摩的方法淡化掉的哦! 教你一招,每次用眼霜时,不妨用小指各拈大约绿豆大小在眼纹处,轻轻按摩一分钟后再停下,相信能够给你带来帮助的哦! 我知道按摩一分钟有时候很难坚持,所以我每次按摩的时候,都会在心里默数,数到六十至九十的时候再停下来,就会感觉原来很累的眼睛精神多了呢!楼主不妨试试看吧! 希望能够帮到你啦 另外,睡觉前切忌喝大杯水,我昨天就是喝大杯水,结果今天起来一看,哇好深的眼圈啊!所以我晚上就要上楼去利用这个手法保养喽!另外,睡个好觉,也是可以淡化的哦!在睡前泡个热水脚呀,喝杯牛奶呀,和裸睡。都是可以帮助你改善睡眠的哦!这样相信黑眼圈也可以慢慢消失了! 另外,再试试下面的回答吧! 消除掉黑眼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涂蜂蜜法:在洗脸后勿擦干脸上的水分,让其自然干,然后在眼部周围涂上蜂蜜,先按摩几分种,再等10分种后用清水洗净,水不要擦去使其自然干,涂上面霜即可。 二、敷酸奶法:用纱布蘸上些酸奶,敷在眼睛周围,每次十分钟。 三、热鸡蛋按摩法:将鸡蛋煮熟后去壳,用小毛巾包裹住,合上双眼用鸡蛋按摩眼睛四周,可加快血液循环。 四、苹果片敷眼法:将含汁量多的苹果切片,敷双眼每次15分钟。 五、土豆片敷眼法:土豆去皮切成约2厘米的厚片,外敷双眼每次5分钟 日常生活要做好预防和消除黑眼圈,首先应:1.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长时间的看书、写字后要适当休息,做眼保健操或按压眼周穴位;2.睡前不要大量饮水,多摄取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切忌烟酒过量;3.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外出最好戴太阳镜,勿养成眯、眨、挤眼睛的习惯。其次可使用眼部保养品,选择品质优良的眼部眼胶及眼部精华素。可先用精华素,再用眼胶,若能先热敷再涂抹,并配合按摩或指压则效果更好。 祝您美丽健康! 此篇采自刘晓东1974 的回答 希望能够帮到你了! 如果怕选用眼霜容易剌激到皮肤,可以用试用装在眼部比较敏感的地方,选一小块地方试用一下,如果一个小时后还没有出现敏感反应的话,就没事了!

2015-01-29 19: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