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喝中药同时能喝酒吗

精选回答(4)

尚青华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常见心血管疾病

提问

通常情况下,喝中药时一般不能喝酒,以免影响药效,还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产生不良反应、增加肝肾负担、增加胃肠道负担等。

1、影响药效

喝中药时一般不能喝酒,因为酒里面含有大量的酒精,属于辛辣刺激性的饮品,如果在喝中药时喝酒,可能会影响药效的发挥,从而无法达到治疗的效果。

2、病情加重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病情加重的情况,喝中药时喝酒,可能会加重病情,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3、产生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喝酒,酒精可能会与所服用的中药成分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休克。

4、增加肝肾负担

由于中药需要通过肝肾进行代谢,如果在服用中药时喝酒,可能会增加肝肾负担,从而导致肝肾功能损伤。

5、增加胃肠道负担

由于中药会对胃肠道造成一定的刺激,如果在服用中药时喝酒,可能会导致胃肠道负担加重,从而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建议患者在喝中药期间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另外,患者在喝中药期间还要避免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在喝中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022-08-27 01:50

举报

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颅脑损伤,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脑积水,癫痫

提问

喝中药最好不要喝酒,中药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中明确指出胸痹者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但是余病种虽未明确规定,因中药有些成分原因不明,故亦应该忌食,酒属于烈性的食物,故最好能避开同时饮用,否则药物的作用可能会大打折扣,同时酒对人体各脏器均有影响,饮用后可能和中药的药效及极少数药物可能出现的过敏的情况相混淆。

2019-05-17 02:50

举报

佟靓 主治医师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擅长: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泌尿科,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心理咨询等。

提问

不能,因为的话,很多的中药,是和酒精是有冲突的,那么就是容易导致药性的变化,而且的话,还可能导致过敏的一个情况的了, 所以的话,建议不要喝酒了,不然是可能有一定的风险的了,另外的话,也要注意长期的饮酒,可能会导致一些躯体疾病的问题的了。

2018-03-18 11:19

举报

刘笃基 副主任医师 凉州区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

提问

一般吃中药期间最好是不要喝酒的,喝酒不仅会降低中药的药效,还有可以会有副作用,喝中药期间也不能喝茶、绿豆汤的,这都可能会影响药效的。如果实在是必须喝酒的话,那就要注意将服药时间和喝酒时间错开,尽量错开三个小时以上,而且一定要注意不能酗酒,只能少量饮用,还有尽量不要喝酒吃辣的食物。在服食中药期间,忌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它是保证药效正常发挥,按疗程治疗疾病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能够时时刻刻注意到忌口,保证药物的吸收,那才能保证药性的彻底发挥。服药的禁忌很多,但整体而言不离以下几点。
◆服用中药时,凡属生冷、油腻、腥臭、不易消化以及有刺激性的食物,都要避免食用,进而确保发挥中药的最佳药效。
◆服用中药期间必须忌冰、西瓜、香蕉、菠萝、龙眼、荔枝、芒果、橘子、空心菜、番瓜、 竹笋、糯米、辣椒、鸭肉、酸菜、芹菜、地瓜叶、茄子、大白菜等。
◆忌发物。 “发物”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容易诱发旧病,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新病的食物。一般来说,患过敏性哮喘、皮炎及疮疖不能吃鸡、猪头肉、鱼、虾、蟹、韭菜等发物,这些东西容易产生过敏,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忌茶,服药期间千万不可饮茶。茶叶中含有一种叫鞣酸的物质,而且越浓的茶中,所含的鞣酸就越多。而大部分中药都富含生物碱、重金属盐等。如果两者同服,则鞣酸会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沉淀物,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还会降低疗效。同时,茶叶也不宜在服用镇静、催眠、镇咳类药时饮用,因为茶叶中的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会与药性发生冲突。服用中药期间最好是以喝白开水为主,其他饮料如咖啡、可乐、汽水都不宜喝。
服食西药与服食中药之间需间隔两个小时。
◆胃肠有积滞时,饮食宜清淡,不能食用油腻、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如肉、蛋、鱼等,这些食物容易加重胃肠负担,不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同时,不宜多吃以淀粉为主的食物,否则容易产气而致腹胀。
◆久病体虚时,在清淡易消化饮食前提下,适当喝些鸡汤或鱼汤,有利于体虚的康复。小米、红枣、银耳、木耳及其他新鲜瓜果蔬菜,适当地选择食用,也有利于治疗。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禁忌要求,根据食物和药物的性味不同,一般来说,热性病忌烟、酒、辛辣、香燥、煎炸等食物,因此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治疗寒证服用中药时,则应禁食生冷食物。服用这些药物时,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疗效就不理想甚至起相反作用。其具体禁忌如下。
◆服发汗药物后,禁食醋及其他酸味以及生冷食物。因这些食物有收敛的作用,若同时服用发汗药物,就会与药效相抵。
◆服接骨药物后,禁食醋、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
◆服泻下药物后,禁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服补养药物后,禁食茶叶、萝卜。补充询问:您参考一下。

2017-11-25 19:52

举报

医生回答(2)

彭含蒂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喝中药期间不宜饮酒。
喝中药期间饮酒会导致酒精中的乙醇与药物相互作用,产生毒性物质,增加肝脏解毒负担,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肝损伤。此外,部分中药可能与酒精产生双硫仑样反应,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患者服用的是治疗感冒或胃肠道疾病的中药,则不建议在服药期间饮酒。因为这些疾病状态下,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减弱,此时饮酒会加重胃肠负担,影响药物吸收和疗效发挥。
在服用中药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此外,应注意观察身体变化,若出现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咨询。

2023-12-30 16:17

举报

木荟萱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酒具有上升和发散的特性,可以通血脉、散淤血、行药势、御寒气、消冷积、矫臭矫味等功效。 喝完中药能否喝酒,具体要看药性、药理和治疗疾病的性质。例如:跌打损伤、风湿病、手足麻木、中风偏瘫及温补肝肾的中药,用酒送服具有增强疗效的作用。对酒精过敏者、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有肝脏疾患、血压偏高者、有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者及脑出血等具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则不宜用酒。 总而言之,要看中药性味、功效以及身体疾患。

2014-07-08 11: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