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青光眼>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是

发病时间:不清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是

补充说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是

a******W 2015-11-19 23:02

男性 女性 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隐性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心绞痛 青光眼 稳定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律失常 高血压 缺氧 急性心肌梗塞 心律不齐 心功能不全 休克 心肌梗塞 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 高血脂 高血糖 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 脑卒中 慢性心力衰竭 糖尿病 心力衰竭 积聚 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狭窄 减肥 平均 血压升高 血管痉挛 病毒性心肌炎 扩张型心肌病 风心病 病毒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 高脂血症 血栓形成 保留 胆固醇高 纤维蛋白溶解 高血压病 记忆力差 脑出血 猝死 急性冠脉综合症 心衰 心脏骤停 心悸 胸闷气短 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 乏力 背部疼痛 盗汗 呼吸困难 眼干 头昏 面红 血压下降 情绪激动 疼痛 头痛 头胀 心肌缺血 增高 损伤 紧张 多食 血脂异常 肥胖 代谢综合征 胸痛 痉挛 体重增加 心跳加快 感染 低血压 头晕 心慌 恶心 呕吐 室颤 冷汗 四肢不温 胸闷 气逆 气滞 气滞血瘀 手术 可定 丹参 丹参片 潘生丁 尿激酶 微量元素 复方丹参滴丸 阿司匹林 血管紧张素 阿托伐他汀钙片 洛伐他汀分散片 格列齐特缓释片 盐酸二甲双胍片 烟草 尼古丁 胰岛素 乙醇 葡萄糖 维生素C 麝香保心丸 硝苯地平缓释片 卡托普利片 瑞舒伐他汀钙片 阿卡波糖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辛伐他汀片 胆固醇 甘油三酯 血压 血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造影 维生素 大便 口腔 血管 动脉 心脏 腹部 橄榄油 口香糖 淀粉 植物油 现在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楚庆岩 副主任医师 烟台市海阳荣军医院

擅长:擅长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对其他呼吸内科、泌尿内科等疾病也有治疗经验。

提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吸烟、饮酒等。

1、高血压

如果患者有高血压,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壁受到损伤,容易导致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来治疗。

2、高脂血症

如果患者有高脂血症,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来治疗。

3、高血糖

如果患者有高血糖,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的糖分含量升高,容易导致血液黏稠,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来治疗。

4、吸烟

长期吸烟可能会导致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对冠状动脉血管内皮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来治疗。

5、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酒精中的乙醇对冠状动脉血管内皮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辛伐他汀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来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2017-10-16 11:33

举报

医生回答(5)

曹天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和肥胖。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血管内壁积聚脂肪和其他物质,形成斑块,从而狭窄或阻塞冠状动脉,引起心肌缺血和心绞痛。建议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以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1.高血压
当血压持续升高时,会导致血管壁压力增加,促进脂质沉积和炎症反应,进而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控制高血压可以预防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如使用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
2.高血脂
高血脂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形成血栓,进一步加重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调节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配合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洛伐他汀分散片等。
3.糖尿病
血糖长期过高会引起微血管病变,影响冠脉供血,从而诱发或加重冠心病的发生。通过口服降糖药格列齐特缓释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来控制血糖水平,以减轻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4.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可引起血管收缩和痉挛,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戒烟是关键,可通过替代品帮助缓解戒断症状,如口香糖或贴片形式的尼古丁释放系统。
5.肥胖
肥胖患者通常存在胰岛素抵抗,这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减肥手术如胃转流术可能有助于改善体重,减少腹部脂肪堆积,进而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建议定期进行血脂检测、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以监测病情变化。

2024-02-10 00:35

举报

李同全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是【生活方式】 虽然年龄、性别、家族遗传病史等危险因素难以改变,但是如果有效控制其余危险因素,就能有效预防某些心脏病。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管理,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脏病患者而言,至关重要。 1954年,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患了严重的心力衰竭。他的私人医生怀特博士建议他改变某些生活方式,如减肥、戒烟,并坚持锻炼等。虽然政务繁忙,艾森豪威尔还是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并坚持不懈。不久后,居然恢复了全日制工作,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由此可见,科学的生活方式,不但会预防疾病,还可能减轻疾病程度,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完全有可能恢复到患病前的水平,甚至比以前更健康。 建议大家注意事项可包括: 控制体重 研究表明: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戒烟 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戒酒 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改善生活环境 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各种污染。 避免拥挤 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节,以免受到感染。 合理饮食 应有合理的饮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营养有关,所以,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适量运动 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应根据心脏功能及体力情况,从事适当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脏器机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 规律生活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特别提醒】 提醒一:多食素 很多人认为我们人类是食肉动物,因为我们基本上天天吃肉。但是人类进化和人类历史研究却证明,人类的身体结构及生理功能更像食草动物。大家一定觉得奇怪,那么不妨看一下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比较。 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身体结构的主要差异(表格) 食肉动物 食草动物 肢体有爪 无爪的手或蹄 牙齿锐利 平钝 肠短 长 饮水方式舔 饮 降体温方式喘气(无汗腺)出汗(有汗腺) 获取维生素方式 自身制造 从食物中得到 一比较就一目了然了——人类不像食肉动物而更像食草动物。虽然在长期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人类逐渐成为杂食动物,但食草动物的基本特性一直没有明显变化而保留至今。但是在近200年来,经济的发展使人类的食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人们开始远离素食和谷类食品,摄入过多的肉类。与人类进化历史相比,这种变化太快了,以至与“食草”为特征的人类基因和生理功能无法适应以肉类食品为主的环境。这种不适应最终导致产生包括现代心脏病在内的许多新的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经济发展→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心血管病流行”是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三部曲。最典型的例子是瑙鲁。瑙鲁原来是一个贫穷的小岛,60年代末发现了稀有矿产,这个国家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没想到几年以后,瑙鲁出现了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病大流行,50岁以上的人群70%患有糖尿病,成为世界之最,和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经济发展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物质可能。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心血管病流行虽然不能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却是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而得到的一种惩罚。如被西方国家视为垃圾的西式快餐,富含高热量、高饱和脂肪酸,现在却在我国广泛流行,博得了不少孩子的青睐,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健康。我们应该更多地效仿祖先,多吃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淀粉、蔬菜和水果),少吃动物性食物(鱼类除外),尤其要少吃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多的食物,远离麦当劳、肯德基类“不健康”食品。 健康饮食标准表 (健康饮食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 2.脂肪的摄入不超过总热量的30%。 3.少吃或不吃蔗糖、葡萄糖等精糖类食品。 4.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植物油。 5.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黄、动物油、动物内脏等。 6.饮食要高钾低钠,鼓励食用豆制品,饮茶。 7.饮食有规律,不可过饥或过饱。 8.适当摄入纤维素食物(包括谷类淀粉类)以保持大便通畅。 提醒二:适宜运动 心脏发病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是缺乏运动。在同一环境里生活的人,经常坐着不动的,患冠心病比经常活动者高出2倍。 运动对心脏有什么好处呢?运动可以促使心脏的小血管扩大、延长、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状况,改善血液中脂质代谢。运动还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脏的代谢功能。此外,还能提高血液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过高,对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很有帮助。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防治心脏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要保护心脏,我们建议以下一些锻炼方式: 体育锻炼表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体育锻炼注意事项: 1.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2.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 3.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 4.运动最适宜的温度是4℃-30℃。 5.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刻停止,必要时需就医。 此外,有一点要提醒大家,不宜清晨锻炼。根据国外学者测定,上午6时至9时是冠心病和脑出血发作最危险的时刻,发病率要比上午11时高出3倍多。另外,人体在上午时段交感神经活性较高,随之而来生物电不稳定性增加,易导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现室颤,引起猝死。还有,人的动脉压在上午较高,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可能性,导致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作。所以,大家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避开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将时间安排在下午及傍晚进行。 提醒三:心态平和 情绪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对什么年纪的人来说,不良的情绪都是非常不利的。人的情绪一旦紧张、激动,会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加,结果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显增加,加重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病情。更严重的是,这些变化有时会导致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 大喜大怒都是忌讳的。中医学认为,暴喜伤心,心气涣散,会出现一系列心气不足的症状,如心悸、乏力、胸闷气短、脉结代等症状。严重者则会出现冷汗不止,四肢不温,脉微欲绝及心悸、胸闷、胸痛等心阳欲脱的症状。此种变化类似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相反,怒则气逆,气的运行受阻。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的结局是不通,不通则痛。大怒导致的一系列反应,类似于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由此可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十分重要。 古人所提倡“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这可说是保养心脏的一个座右铭。要经常与人交往,通过交谈、来往,了解社会,了解环境,体会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老年朋友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种花、养鱼,下棋、书画,以此陶冶性情。 提醒四:坚持服药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心脏有病不能等到发作时才去医院,平时就要坚持服药。只有常服药,才是控制病情的最佳手段。许多冠心病人身边都备有一盒麝香保心丸,但一半以上的人都不吃,有的还舍不得吃,都要等到心绞痛发作了才吃,有的自认为自己还没到需服药的程度。这其实是一个用药的误区。麝香保心丸是一种常服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的药物,只有常服才能改善心血管机能,逆转心脏肥厚,保护心脏功能,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

2015-11-19 23:02

举报

郝雨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和肥胖。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血管内壁积聚脂肪和其他物质,形成斑块,从而狭窄或阻塞冠状动脉,引起心肌缺血和心绞痛。建议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以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1.高血压
当血压持续升高时,会导致血管壁压力增加,促进脂质沉积和炎症反应,进而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控制高血压可以预防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如使用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
2.高血脂
高血脂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形成血栓,进一步加重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调节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配合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洛伐他汀分散片等。
3.糖尿病
血糖长期过高会引起微血管病变,影响冠脉供血,从而诱发或加重冠心病的发生。通过口服降糖药格列齐特缓释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来控制血糖水平,以减轻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4.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可引起血管收缩和痉挛,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戒烟是关键,可通过替代品帮助缓解戒断症状,如口香糖或贴片形式的尼古丁释放系统。
5.肥胖
肥胖患者通常存在胰岛素抵抗,这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减肥手术如胃转流术可能有助于改善体重,减少腹部脂肪堆积,进而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建议定期进行血脂检测、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以监测病情变化。

2015-11-19 23:02

举报

闵阳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使动脉官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我过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病因迄今未明,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可能因脂质代谢失常而易于透入血管内膜,在动脉壁上形成粥样斑快,并由于血管内膜的损伤,血小板活性激发而聚集,冠状动脉由于其解剖结构特点容易发生粥样硬化。发生冠心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重、高年龄。此外,与吸烟、脑力活动紧张、饮食不当遗传、好强性格及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等也有一定关系。

冠心病的预防及其疗法:

预防冠心病应该从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着手,药物预防也十分重要。运动处方视患者个人状况而定,适当的锻炼或运动能改善心脏血液灌注,增加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起到保护和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饮食要维持平衡均匀,多食海洋鱼类、蔬菜、水果、豆类、橄榄油等都可以有效地预防冠心病。
冠心病治疗预防药物中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既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又具有降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全身和心脏微循环;抗氧化自由基;保护心肌细胞等多层次、多靶点、多系统作用。个个作用点都在冠心病始发的要害部位。因此,坚持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对于预防治疗冠心病具有很好的效果。

冠心病预防的四大对策:

心血管病四大防线及预防对策
根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为1700万,在每三个死亡的人中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这一数字到2020年预计增加50%,而且死亡人数的80%分布在低中等收入国家。从2000年到2020年,心肌梗死将在各种死因中从第五位上升为第一位,脑卒中将从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过程,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以及近来为人们关注的代谢综合征等危险因素可看作是疾病的上游,有时在一个人身上可集中多种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危险因素在人群中越来越普遍地存在,并向青少年发展。心血管疾病从危险因素到出现临床症状,这中间大概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遗憾的是,有相当多的病人从来没有症状和先兆,突然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甚至意外的死亡。即使能够救治成功,患过心肌梗死的病人最后在慢性的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现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新挑战。”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胡大一教授呼吁加强心血管病预防,层层设防,阻断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他提出需要构建四条防线:

第一条防线是防发病,即做好一级预防。它的核心内容是对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首先要改变传统医疗实践和模式。“上医治未病”,“目前我们用过多的力量去针对疾病下游,如介入治疗及搭桥等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但它只能针对已到晚期或有严重后果的情况。我们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疾病的上游,强调预防。”二要从传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模式转向循征医学的模式,即所有的干预措施应有研究证据。第三,组建多学科的联盟。过去,高血压学会只管高血压,糖尿病学会只管糖尿病等等。这一情况已不适合在一个人身上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情况。只有多学会的联合行动,齐抓共管,在一个平台上共同治理多重危险因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要预防危险因素,我们还要预测患者在未来的10年、20年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再根据不同危险程度划分出不同的人群,对不同人群提出不同的干预措施。第四,改变专科医生和社区医生脱节的局面。只有将临床研究的重大成果转化为广大医生包括社区医生规范的医疗实践,才能达到减少疾病的社会效益。如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1/3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但这类药物用得太晚、太少、太短,很多医生大都是在心肌梗死3-6个月后才开始用药。介入治疗对缓解病人症状确实有好处,但遗憾的是它并不改善病人的预后,介入治疗只有和他汀类药物手拉手,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的预后。

第二条防线是防事件。即已发病的病人,能不能让他长期稳定,不出现心肌梗死?其中稳定斑块、抗栓治疗是防事件的关键,没有血栓就没有事件。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既可发挥降脂以外的稳定斑块的作用,又可以改善内皮细胞,抗炎症。联合使用不同机制的抗血栓药物,不但是新的研究方向,而且已成为新的医疗实践。抗栓的第二个部分就是抗凝血霉。抗凝血霉的重大进展是低分子肝素的研制成功,低分子肝素与静脉肝素效果相同甚至比它更好,它会在很多领域中取代普通肝素;而戊糖的效果又好于低分子肝素。这一药物的一大特色是不论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每天一次,固定剂量2.5毫克,没有剂量的差别,这就方便了病人,保证了安全用药。

第三条防线是防后果。如果出现了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就要考虑如何尽快地、用科学的手段规范地救治病人。医院组建胸痛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家属应及时送患者去医院挽救生命。无论是溶栓还是介入治疗,都要强调时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作为病人,只要有胸痛就要上医院以争取获救的机会。对于低危险病人应联合使用不同的、及时的抗栓药物,对于高危险病人应该及早地介入干预,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

第四条防线是防复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成功挽救病人后,做好二级预防,防止再次梗死,防止意外死亡,减慢或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首先要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变,得过心肌梗死的病人必须戒烟,并使用预防药物,如阿司匹林、β阻滞剂、他汀类降脂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选择有效的药物,还要达到有效的剂量。国内目前存在很多卫生资源的浪费,不是品种不对,就是用药剂量不对,没有使病人得到应有的保护。不能片面地计算一片药的价钱,要从宏观上计算卫生成本。通过预防减少事件,减少住院,这才是最大的节省。

“医生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医生是病人疾痛的治愈者。医生做什么是一方面,但首要考虑的是病人最需要的,而不是我们在病人身上能做什么。大家都很忙,忙于做介入,忙于做搭桥,这是必要的但是不够的。”胡教授如是说。未来工作的重点是预防心血管病,为此医生要坚持“ABCDE”的预防对策。A: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B:β阻滞剂、控制血压;C:降胆固醇、戒烟;D:糖尿病控制、合理饮食;E:运动,病人教育,社区工作。

2015-11-19 23:02

举报

易姹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治疗

  隐性冠心病的治疗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消心痛5~10毫克,1一2分内即可缓解,也可将亚硝酸异戊酯0.2毫升,压碎后吸入10余秒即奏效。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有头昏、面红、偶有血压下降,青光眼患者忌用。如患者发作频繁可口服长效硝酸酯,如消心痛。对于劳力后发生的心绞痛也可加用心得安。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当时诱发的心绞痛,在1~3个月内疼痛发作性质、每日发作次数、时间大致相同的称为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有发展而病情不稳定或新近发生的心绞痛,在几天或几周内发作加重增多称为不稳定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对不稳起型心绞痛,心得安安全有效。临床报道认为心得安与消心痛合用比单用一种药物疗效好。心得安有降压抗心律失常作用,故对伴有高血压或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更为适宜。钙桔抗剂如心痛定、心可定等扩张冠状动脉对稳定型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疗效基甚佳。有人认为心得安加用心痛定疗效优于一种药物.脉导敏具有扩张血管的抗心绞痛药物,每片2毫克,舌下含用或嚼碎后日含时在2-4秒起作用,可制止心绞痛发作,口服用药后作用持续6-7小时,副作用为头痛、头胀但不多见,舌下或口含时作用强,每次不超过1毫克.中药丹参能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改善心肌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抗凝等作用故可用于心绞痛患者,一般可口服丹参片或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天二次,如果心绞痛频繁发作或急性心肌梗塞可采用静脉滴注方法,每天一次,量8-10毫升.潘生丁有抗血液凝集的作用,可以口服每次25~50毫克每日三次.如果通过以上措施仍不能使心绞痛发作减轻,则可用外科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必须卧床休息1~2周,如病情稳定第3~4周可在床上作四肢活动,或帮助病人在床上起坐,第4周后可逐步离床在室内缓步走动,有人主张在第一周内即可开始下床活动,但病重或有井发症的病人卧床时间长一些为好.如有疼痛、心律不齐、心功能不全、休克必须进行积极治疗.由于心肌梗塞发生是因为冠状动脉内有粥样斑块及血栓堵塞,故有人主张用药来溶解血栓,如用链激酶、尿激酶。可通过静脉给药,也可将导管插入冠状动脉再满注链激酶.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最严重类型,危险性大,如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尤高,过去为80%,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目前则降到10~15%左右

2015-11-19 23: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