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抑郁> 躯体化障碍表现

精选回答(1)

向柳平 副主任医师 黄石人福医院

擅长:擅长睡眠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强迫症、神经衰弱、婚恋咨询、性心理咨询及严重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提问

躯体化障碍的表现,主要包括疼痛、胃肠道不适、呼吸困难、心慌、胸闷等,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1、疼痛

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使脑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出现隐隐作痛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头晕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处理。

2、胃肠道不适

由于胃肠道部位受到炎症的刺激,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热敷腹部的方式进行改善。

3、呼吸困难

如果患者的病情相对比较严重,可能会使肺部的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甚至会伴有呼吸急促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复方甘草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吸氧的方式进行处理。

4、心慌

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使心脏的正常供血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心慌的情况,甚至会伴有心前区疼痛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手术的方式进行改善。

5、胸闷

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会使肺部的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出现胸闷的情况,甚至会伴有呼吸不畅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盐酸赛洛唑啉滴鼻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吸氧的方式进行处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如果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018-10-24 21:31

举报

医生回答(2)

许若彬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躯体化障碍的表现包括疼痛、消化不良、胸闷、疲劳、失眠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且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寻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师的帮助。
1.疼痛
当个体长期处于压力下时,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会出现异常活动模式,导致大脑皮层对身体内部信号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引发持续性的疼痛感。这种疼痛通常没有明确的解剖学位置,可能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如肌肉、关节、内脏等。
2.消化不良
由于患者长时间存在心理冲突和情绪困扰,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造成消化不良的情况发生。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腹胀、腹泻、便秘等,这些不适感可能伴随躯体化障碍而出现。
3.胸闷
胸闷可能是由焦虑引起的呼吸模式改变所致。过度关注呼吸可能导致浅表呼吸,减少氧气供应,从而引起胸闷的感觉。胸闷常描述为胸部紧迫或被压缩的感觉,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特别是在面对压力或挑战时。
4.疲劳
当个体经历持续的心理压力时,体内会释放大量的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能量水平,使人感到疲倦。疲劳可以表现为白天昏昏欲睡,晚上难以入睡,且即使休息充分后仍感觉疲惫不堪。
5.失眠
失眠可能源于个体对睡眠质量的关注和担忧,这会导致大脑皮质兴奋性增高,使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不足。失眠者可能难以入睡、早醒或频繁醒来,导致日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针对躯体化障碍,建议进行心理咨询以评估是否存在抑郁、焦虑或其他相关心理问题。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推荐进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缓解上述不适症状。

2024-03-03 22:46

举报

张思芬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其严重程度并不足以解释患者的痛苦与焦虑。对患者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躯体化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中的一种疾病。该病表现为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器官,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

2014-12-14 22: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是以各种躯体不适症状作为主要主诉,虽多方就医,经各种医学检查证实无器质性损害或明确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但仍不能打消其疑虑的一类神经症。

  • 症状起因:(一)发病原因本组障碍的确切病因尚不明。近些年来的研究提示,这类疾病与下列因素有关:1.遗传报道认为躯体形式障碍与遗传易感素质有关。在对一组慢性功能性疼痛的研究证明,其阳性家族史明显高于器质性疼痛;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遗传史与疼痛量呈正相关。2.个性作者的研究发现,不论男女病人其MMPI的廓图均呈1、2、3、7型,其两点编码基本符合神经症的性格特征。“神经质”个性的患者,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相关事件,导致感觉阈降低,增加了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易于产生各种躯体不适和疼痛。Sterm的研究发现,躯体形式障碍病人常合并一定的人格障碍,以被动依赖型、表演型、敏感攻击型较多见。3.神经生理和神经心理研究有人发现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存在着脑干网状结构注意和唤醒功能的改变,有关脑功能不对称的研究把转换障碍的感觉、注意和情绪改变与大脑右半球信息处理过程方式联系起来,对躯体形式障碍的脑研究指向第二感觉区(S11),该区似乎特别适合用来解释其神经生理和神经心理的动力学机制。有人认为在情绪冲突时体内的神经内分泌、自主神经及血液生化改变导致血管、内脏器官、肌张力等改变,这些生理反应被患者感受为躯体症状。4.心理社会因素(1)潜意识获益: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认为,这类躯体症状可以在潜意识中为患者提供两种获益,一是通过变相发泄缓解情绪冲突;二是通过呈现患病角色,可以回避不愿承担的责任并取得关心和照顾。(2)认知作用:患者的人格特征及不良心境可影响认知过程,导致对感知的敏感和扩大化,使当事人对躯体信息的感觉增强,选择性地注意躯体感觉并以躯体疾病来解释这种倾向,增强了与疾病有关的联想和记忆及对自身健康的负性评价。(3)述情障碍:有人认为,低文化者不善于用语言表达其深藏的感情,即所谓“述情障碍”(alexithymia)。Leer认为述情障碍是一种长期存在的人格特征,患者不善于表达其内心冲突,描述躯体不比情感表达更容易,甚至于达到难以区分是内心感情还是躯体感觉。有人认为患者在情绪体验的自我感受和言语表达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其情绪体验没有传达到大脑皮层并通过语言符号表达出来,而是经过由律神经形成所谓“器官语言”释放出来。(4)生活事件:Dantzer强调生活事件与躯体之间的联系。Bacon发现生活事件与身体主诉呈正比,作者的研究也发现负性事件的刺激量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生活事件与疼痛量呈正相关。研究组的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疼痛量呈负相关。生活事件中以长期性应激为主。(5)社会文化因素:有研究发现,躯体形式障碍特别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且文化较低者。还有研究显示慢性功能性疼痛也多见于女性文化程度较低者。有人认为情绪的表达受特定的社会文化影响,无论在20世纪以前的西方社会,还是今天的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地区的基层社会,负性情绪都常常被看成是无能耻辱的表现,从而阻碍了该类情绪的直接表露,而躯体不适的主诉则是一种“合法”途径。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患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掩饰、否认,甚至于不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体验,而关注自身的躯体不适。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心理因素或内心冲突密切相关,但病人也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二)发病机制对躯体化障碍发生的心理社会机制已有许多研究,但很少有关于其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的报道。躯体化的作用可以理解为社会和情感交流,也可以解释为心理动力学的结果。1.社会交流主要指患者运用躯体症状以达到控制他人的目的(比如一个女青年表现为持续腹痛,从而阻止他的父母周末外出)。2.情感交流有时患者不能口头表达他们的情感,因此他们可能运用躯体症状或躯体主诉来表达。有些患者也可能利用躯体主诉来处理应激。躯体症状还可能是缓解心理冲突的办法。心理测试方面的研究报道,躯体化障碍患者MMPI-R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3.心理动力学因素经典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躯体化障碍是指用躯体症状来替代被压抑的非本能性冲动。患者的这类躯体症状在潜意识中能够为患者提供两种获益,一是可以变相发泄缓解情绪心理冲突;二是通过患躯体化障碍角色,可以回避不愿承担的责任,还可以得到家人、同事的关心和照顾。患者的不良人格特征及不良心境可导致对感知的敏感和扩大化,选择性地逐渐加强注意躯体的感觉,并以躯体疾病来解释这种倾向,增强了对自身健康的负性评价。还有些患者不善于表达内心冲突,描述躯体不适比情感表达更容易,甚至于达到难以区分内心感情和躯体不适,有人认为患者在情绪体验的自我感受和言语表达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其情绪体验只好通过所谓“器官语言”释放出来。4.生物学因素神经心理检查证实躯体化障碍患者多伴有大脑半球双侧额叶的功能缺陷及非优势半球的功能减退。然而,某些研究证明以左侧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可能提示大脑右侧半球受累较左侧严重。基础研究也证实躯体化障碍患者多伴有皮质功能异常,此结果也被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所证实。与对照组相比,躯体化障碍患者对相关刺激及无关刺激反应相似,提示患者的选择性注意力减退。病理生理学方面的研究显示,躯体主诉增多与下列因素有关:独居、接受外界环境刺激较少、抑郁和焦虑情绪等。另外,人格特征、神经过敏及内向性格的人躯体感觉阈值较低,也与躯体化障碍的发生有关。

  • 可能疾病:癔症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神经官能症  

  • 常见检查: 脑电图  

  • 就诊科室: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陈梅芳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唐敏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张晨露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