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女肾虚的症状有哪些
补充说明:女肾虚的症状有哪些
2012-12-16 18:2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7)
女性肾虚的症状有黄褐斑、黑眼圈、怕冷、月经不调和不孕等。
1、黄褐斑:肾气不足,不能暄润肌肤,常在颧部出现蝶形的淡黄,黄褐或淡黑色斑块,边界清楚,而且经常伴有月经不调。2、黑眼圈:中医理论中黑色代表肾,眼圈黑就表示有肾虚。而且不仅是肾虚,许多其他器官有病,时间长了都会积累到肾,就是常说的久病及肾都会表现出黑眼圈。3、怕冷:肾阳为全身阳气的根本,生命活动全靠阳气鼓动,如肾阳不足,不能湿煦身体,就会出现怕冷。4、月经不调:中医认为肾气充盛才能使气血和调,冲脉任脉功能正常才能使月经周期正常循环,因此肾气不足是月经不调的一个重要因素。肾虚引起者常伴有头晕体虚,腰腿发软,小腹胀。5、不孕:肾阳不足,不能摄精成孕,常伴有月经色淡,腰酸痛楚,头晕,怕冷,疲惫乏力等症状。
女性肾虚时每天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尽量在11点前熬夜入睡,熬夜是肾虚的根本原因。所以,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睡眠空间。多吃有助于缓解肾虚的食物,如芝麻、当归、羊肉、豆类和黑色食物,这些都对补肾很有帮助。桂附地黄丸用于治疗女性肾虚。药物成分包括附子、肉桂、地黄、山药等,主要治疗四肢水肿、腰膝无力、肾阳虚证引起的排尿不良。右归丸主要由地黄、乌头、山茱萸、肉桂、菟丝子组成,用于治疗女性肾虚。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肾阳虚证引起的寒战、四肢冰冷、腰膝无力、情绪低落。还可以帮助治疗男性阳痿和遗精。
2022-06-30 20:42
举报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也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性欲减退、宫冷不孕、白带清稀;气滞血瘀导致冲任不通,月经失调或行而不畅,经常小腹胀痛;月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或痛经;子宫、卵巢、乳房易生肌瘤、囊肿、增生等;易患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炎症等疾病;易导致更年期提前;虚喘气短、舌白胖大或有齿痕;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易患腰痛、关节痛等;易患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病等;五更腹泻,或者便秘;形体虚胖或羸瘦;面色苍白或黧黑,易生黄褐斑、粉刺、痤疮、过敏等临床症状。
2018-09-03 11:16
举报你好,女性肾虚也是会出现腰膝酸软、乏力、气短、懒言、畏寒肢冷等症状的,如果有这样的问题,的确是需要尽快的找中医调理治疗的,掉牙齿并不能说明与肾虚有关的,如果有以上的症状,一定要找中医调理一下,对于肾阴虚一般是可以服用一段时间的六味地黄丸调理的,效果是不错的。
2017-08-25 21:15
举报你好,女人肾虚一般表现为,脱发,皮肤暗黄,手脚冰冷等症状,应及时调理进补身体,调理补肾可以结合食物滋补,食物可以吃黑芝麻、黑米、乌鸡、羊肉、狗肉、牛骨髓、猪肾、枸杞、虾等食物,也可以用滋补药材泡水喝或者是泡酒,调理补肾效果更好。
2017-06-13 17:00
举报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肾阴虚一般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以及舌苔红和脉细等,建议最好是挂个中医科根据你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给于辩证的调理
2016-10-24 20:18
举报您好:常会有更年期提早现身、眼睑浮肿,黑眼圈加重,面色苍白。而且相当的怕冷、失眠,浑身燥热,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甚至血压上升等症状。对于肾虚问题应及早予以治疗,不可以用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而应慢慢调理,治疗的关键在于通经活络,促进腰部肌肉有效的血液循环,血氧交换饱和度。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会合理减压。建议您方便时可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医生结合您的情况进行专科检查,以明确病因病情,对症下药,祝您健康!
2016-01-31 14:12
举报1.黄褐斑
肾气不足,不能泫润肌肤,常在颧部出现蝶形的淡黄,黄褐或淡黑色斑块,边界清楚,而且经常伴有月经不调。
2.黑眼圈
中医理论中黑色代表肾,眼圈黑就表示有肾虚。而且不仅是肾虚,许多其他器官有病,时间长了都会积累到肾,就是我们常说的“久病及肾”都会表现出黑眼圈。
3.怕冷
肾阳为全身阳气的根本,生命活动全靠阳气鼓动,如肾阳不足,不能湿煦身体,就会出现怕冷。
4.月经不调
中医认为肾气充盛才能使气血和调,冲脉任脉功能正常才能使月经周期正常循环,因此肾气不足是月经不调的一个重要因素。肾虚引起者常伴有头晕体虚,腰腿发软,小腹胀。
5.不孕
肾阳不足,不能摄精成孕,常伴有月经色淡,腰酸痛楚,头晕,怕冷,疲惫乏力等症状。
2014-05-23 15:0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8)
建议:1.黄褐斑
肾气不足,不能泫润肌肤,常在颧部出现蝶形的淡黄,黄褐或淡黑色斑块,边界清楚,而且经常伴有月经不调。
2.黑眼圈
中医理论中黑色代表肾,眼圈黑就表示有肾虚。而且不仅是肾虚,许多其他器官有病,时间长了都会积累到肾,就是我们常说的“久病及肾”都会表现出黑眼圈。
3.怕冷
肾阳为全身阳气的根本,生命活动全靠阳气鼓动,如肾阳不足,不能湿煦身体,就会出现怕冷。
4.月经不调
中医认为肾气充盛才能使气血和调,冲脉任脉功能正常才能使月经周期正常循环,因此肾气不足是月经不调的一个重要因素。肾虚引起者常伴有头晕体虚,腰腿发软,小腹胀。
5.不孕
肾阳不足,不能摄精成孕,常伴有月经色淡,腰酸痛楚,头晕,怕冷,疲惫乏力等症状。
2015-11-11 10:46
举报你好,女人肾虚脸上会出现黄褐斑、黑眼圈、月经不调、腰酸痛、
指导意见:
建议平时要注意:1.经常活动腰部,可使腰部气血循环畅通,使肾气得到不断充养。适宜的运动能改善体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使肾气得到巩固。2.多吃含铁、蛋白质的食物,如木耳、大枣、乌鸡等;平日护肾要多吃韭菜、海参、人参、乌鸡等。3.自我按摩腰部和脚心。脚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
中医认为,肾虚分肾阴虚和肾阳虚。阳虚症状:腰膝酸痛,或腰背冷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痛,心悸咳喘。妇女易宫寒不孕;阴虚症状:腰膝酸软、两腿无力,眩晕耳鸣,脱发齿松,盗汗失眠,梦呓磨牙,口干,尿黄,大便干燥,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妇女经少经闭,或见崩漏。
2015-10-12 16:10
举报通常女性尿频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量少次多”。祖国医学认为,当身体素质下降时,肾气出现虚亏,膀胱会表现出气化无力,膀胱平滑肌的肌纤维张力就会出现下降,使得膀胱的伸缩性降低,肾关不固,就像大门关不严,所以会出现尿频和尿失禁现象。
防治对策:注意保暖,多吃些专门补肾的食物,比如枸杞、山药、韭菜、羊肉、狗肉、核桃仁等。如果出现尿频且尿量多,如24小时尿总量超过2500毫升,就要警惕糖尿病等病症的可能。另外,精神因素也可能引起多尿症,这种情况多见于中年女性,并伴有经常失眠,消化不良,或严重的神经衰弱,表现为时多时少,一般对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危害。
2015-06-25 23:32
举报神经肌肉方面:经常失眠、头晕脑胀、腰酸背痛、下肢乏力等 。
典型表现
●经常感到很困倦,却无法熟睡,多梦、易惊醒。
-
●体重有明显的增加或下降趋势。早上起来,发现腹部肌肉松弛无力,苍白无血色。
● 没有风湿或外伤,却背部不适、胸部有紧缩感、腰背痛、不定位的肌肉痛和关节痛。
● 不提重物,走到3楼就两腿无力;坐在椅子上看电视,超过2个小时就感到腰酸。
2015-06-22 20:31
举报您好,一般肾虚的话会有腰酸尿急的症状的。
建议平时要注意:1.经常活动腰部,可使腰部气血循环畅通,使肾气得到不断充养。适宜的运动能改善体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使肾气得到巩固。2.多吃含铁、蛋白质的食物,如木耳、大枣、乌鸡等;平日护肾要多吃韭菜、海参、人参、乌鸡等。3.自我按摩腰部和脚心。脚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
建议你先不要担心,你可以去看一下中医,用中药调理一下,药效会比较慢一点的,但是要坚持用。
2015-06-06 09:22
举报
每次月经的前几天,出现胸部串痛、胀满,甚至四肢发胀,清晨起床后小腿肿胀,下眼皮下垂肿胀等;
头脑不清,身体倦怠,记忆力减退,头脑不清;
上班不久就胸闷气短,盼望休息,但回家后又睡不着;
背部不适、腰背痛、不定位的肌肉痛和关节痛、胸部有紧缩感;
早上起来,腹部肌肉松弛无力,苍白无血色,体重急速增加或下降;
无法熟睡,多梦、易惊醒;
2015-06-05 11:17
举报通常女性尿频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量少次多”。祖国医学认为,当身体素质下降时,肾气出现虚亏,膀胱会表现出气化无力,膀胱平滑肌的肌纤维张力就会出现下降,使得膀胱的伸缩性降低,肾关不固,就像大门关不严,所以会出现尿频和尿失禁现象。
2015-06-03 20:48
举报女肾虚的症状有哪些我来说说,肾虚最明显的症状有,畏寒肢冷;头晕无力,失眠多梦;哮喘;腰痛;夜间多尿;头晕耳鸣;便秘;腰酸腿痛、尿频尿急我对于女肾虚的症状有哪些的解答如上,还望帮到了你
2012-12-16 18:32
举报向医生提问
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 肾虚的症状: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现代科学证明,当人发生肾虚时,无论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会导致人的免疫能力的降低,有更多的证据表明,肾虚发生时,肾脏的免疫能力降低,而肾脏的微循环系统亦会发生阻塞,肾络呈现不通。所以对于肾虚的治疗应防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