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帕金森> 帕金森> 帕金森综合症症状是什么

帕金森综合症症状是什么

发病时间:不清楚

帕金森综合症症状是什么

补充说明:帕金森综合症症状是什么

2013-10-16 13:05

帕金森 肌强直 震颤 综合症 静止性震颤 紧张 维生素 手指 关节 手腕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4)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急性脑血管病,神经科疑难重症诊断治疗

提问

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会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强直或姿势步态障碍等症状。
1、静止性震颤是最常见的首发临床症状,表现为最初的手指搓丸动作,并逐渐发展为四肢静止时的明显震颤。当患者紧张和兴奋时,震颤也会加剧。2、肌强直是指被动移动相应关节时表现出的铅管状或齿轮状僵硬,还可以表现出以头前倾、肘部弯曲或手腕伸展等为特征的屈曲姿势。3、姿势步态障碍的特征是恐慌步态,即行走后小步走得越来越快,通常情况下,患者整个身体会出现冻结并无法移动的症状。
患者应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锻炼,同时在饮食中应多吃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2022-08-08 22:18

举报

王利勇 副主任医师 沧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头痛,头晕,神经系统疾病康复等综合治疗。

提问

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临床上帕金森病也称为震颤麻痹,是锥体外系病变导致,常见表现以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及减少、肌张力增高、姿势不稳等为主要特点,震颤始发于手指及上肢。对于帕金森情况,平时注意规律服药,注意不能熬夜,不能情绪激动。

2019-01-07 15:01

举报

许瑞卿 主治医师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擅长:主要是擅长脑血管疾病,癫痫,周围神经病,眩晕及头痛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

提问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减少是本病的特征。治疗药物上主要是早期轻型患者可以用司来吉兰、早期发病年轻者是苯海索,病情进展是左旋多巴及溴隐亭

2017-09-28 16:18

举报

杨西宁 主任医师 西安新城军海医院

擅长:擅长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失眠症、抑郁症、焦虑、强迫、恐惧、神经衰弱、疑病症、心理生理障碍、儿童心理精神障碍等各类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

提问

帕金森氏病起病缓慢,是逐渐发展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下子就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是一种缓慢的、进展性的发展过程。病人最突出的就是如下三大症状:
1、运动障碍。可以概括为:运动不能:进行随意运动启动困难。运动减少:自发、自动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少。运动徐缓:随意运动执行缓慢。患者运动迟缓,随意动作减少,尤其是开始活动时表现动作困难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有的患者书写时,字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有些会出现语言困难,声音变小,音域变窄。吞咽困难,进食饮水时可出现呛咳。有的患者起身时全身不动,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叫做“冻结发作”。
2、震颤。表现为缓慢节律性震颤,往往是从一侧手指开始,波及整个上肢、下肢、下颌、口唇和头部。典型的震颤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就是指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动着,有时下肢也有震颤。个别患者可累及下颌、唇、舌和颈部等。每秒钟4~6次震颤,幅度不定,精神紧张时会加剧。不少患者还伴有5~8次/秒的体位性震颤。部分患者没有震颤,尤其是发病年龄在70岁以上者。
3、强直。就是肌肉僵直,致使四肢、颈部、面部的肌肉发硬,肢体活动时有费力、沉重和无力感,可出现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动作减少,造成“面具脸”,身体向前弯曲,走路、转颈和转身动作特别缓慢、困难。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步幅缩短,结合屈曲体态,可使患者以碎步、前冲动作行走,我们把它称为“慌张步态”。
随着病情的发展,穿衣、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活动都出现困难。另外,有的患者还可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油脂脸、多汗、垂涎、大小便困难和直立性低血压,也可出现忧郁和痴呆的症状。
 ①食物多样、细软。一天中的食物应多种多样,包括谷类、蔬菜瓜果类、奶类或豆类、肉类等。多样化食物能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也使饮食本身富有乐趣。同时食物应细软、易消化,便于咀嚼和吞咽,可按半流质或软食供给。
  ②多吃谷类和蔬菜瓜果。通常每天吃300~500克谷类食物。碳水化合物通常不影响药物的疗效。每天大约吃300克的蔬菜和l~2只中等大小的水果,从中获得维生素A、B、C和多种矿物质与膳食纤维。
 ③限量吃肉类。由于食物蛋白质中一些氨基酸成分会影响左旋多巴药物进入脑部发挥作用,因此需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天摄入大约50克的肉类,可选择精瘦的禽肉、畜肉或鱼肉。1只鸡蛋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25克精瘦肉类。肉类食物可以分配在早、晚或午、晚餐中,为了使白天的药效更佳,也可尝试一天中只在晚餐安排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④尽量不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饮食中过高的脂肪也会延迟左旋多巴药物的吸收,影响疗效。qc

2014-07-03 16:46

举报

医生回答(6)

王子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帕金森综合症针灸取穴 本病的针刺治疗多以震颤熄风为主,体针常用穴位为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溪等,可随证加减穴位,留针时间约30~50分钟,疗程以10~15天为佳[4]。头皮针多以舞蹈震颤控制区为主要的刺激区域[4-5],根据症状可配合运动区、感觉区及其他头部经穴。本病的疗程较长,应避免穴位疲劳,必要时可以考虑2组处方交替使用。因本病较为顽固,临床上常使用电针,常用频率为100~180次/分不等[6,7],以连续波为主[8,9],有时可选择疏密波。
m;

2016-11-30 10:50

举报

廖菊青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1)姿势与步态 面容呆板,形若假面具;头部前倾,躯干向前倾屈曲,肘关节,膝关节微屈;走路步距小,初行缓慢,越走越快,呈慌张步态,两上肢不作前后摆动.(2)震颤 多见于头部和四肢,以手部最明显,手指表现为粗大的节律性震颤(呈搓丸样运动).震期常在静止时出现,作随意运动和睡眠中消失,情绪激动时加重,晚期震颤可呈持续性.(3)肌肉僵硬伸肌,屈肌张力均增高,被动运动时有齿轮样或铅管样阻力感,分别称为齿轮样强直或铅管样强直.(4)运动障碍与肌肉僵硬有关,如发音肌僵硬引起发音困难,手指肌僵硬使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如生活起居,洗漱,进食等都感困难).

2016-10-11 14:54

举报

温吉焕 副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擅长:善用现代神经医学辨证治疗大小脑萎缩、脑瘫、脑供血不足、脑缺氧、脑梗塞、脑血栓、脑出血后遗症、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综合征、面神经麻痹。

提问

很多病人的首发症状是一只手出现震颤。这种震颤在手休息的时候出现,当手有意识地活动时,震颤减轻,入睡后症状消失。情绪激动或疲乏时震颤加重。这是一种有节律的,平稳的抖动。虽然震颤从手开始,它可以最终发展至另一只手、手臂及双下肢。下颌、舌、前额及眼睑均可出现震颤。

帕金森常见药物有美多巴、泰舒达、森服罗、息宁、金刚烷胺、安坦、柯丹、司来吉兰、雷沙吉兰、托卡朋等等。其中美多巴是主要的药物,效果也比较好。65岁的老年患者,一旦确诊为帕金森病,应首选复方左旋多巴药物。

2016-04-27 10:27

举报

李成希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帕金森综合症症状是什么 原发性震颤麻痹病因不明,帕金森征群多与脑动脉硬化、颅脑损伤,CO中毒及抗精神病药物(吩噻嗪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中毒等遗传、环境、年龄老化因素有关。多缓慢起病,逐渐加重,主要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及运动迟缓。病史应注意询问有无上述史。
  二、体检发现:
  1.震颤:
  常为首发症状,多由一侧上肢的远端(手指)逐渐波及同侧下肢、对侧上肢及下肢,长呈“N”字型进展。典型的表现是手指节律性震颤呈"搓丸样动作"。初期为静止性震颤,晚期可变为经常性。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停止。
  2.肌强直(肌张力增高):
  肢体伸屈肌张力均增高,呈"铅管样"(关节被动运动时始终保持阻力增高)或"齿轮状"强直(肌强直与伴随的震颤叠加,检查时可感觉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随后呈“折刀样强直”(被动运动随后会讯速减弱,如同打开水果刀的折刀样感觉)。面肌受累则缺乏表情呈面具状脸。
  3.运动障碍:
  常因肢体及手部肌肉强直而难以完成精细动作,严重时起坐困难、躺下时不能翻身,穿鞋系带扣钮扣均困难,生活不能自理。步态障碍甚为突出,早期表现行走时下肢拖步,上肢不动,随病情进展,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启步艰难,一旦迈步,以极小步伐前冲,越走越快,不能即时停步或转弯,称"慌张步态"。
  4.其它症状:反复叩击眉弓上缘产生持续眨眼反应。眼睑阵挛(闭合的眼睑轻度震颤)和眼睑痉挛(眼睑不自主闭合)。讲话缓慢、音量低、流涎,严重时吞咽困难。脂颜、多汗、顽固性便秘。直立性高血压。部分晚期出现轻度认知减退、常见抑郁和视幻觉,通常不严重。典型者无腱反射改变,跖反射屈性。  

2015-10-13 16:52

举报

王超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帕金森综合症症状是什么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现在我就来给你谈谈“帕金森综合症”的问题。 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即震颤麻痹(paralysisagitans),是中、老年人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一种缓慢发生的选择性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导致锥体外系的一系列症状,以运动减少、肌强直、震颤和姿势调节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据统计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在欧家为65.6--187.0/10万人,国内报道为15.0--119.O/10万人,位居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第2位,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2.0%以上,我国现有PD患者已达数百万。男女比例相近或男性略高于女性。老年人帕金森病的病程较短,3--5年以后症状逐渐加重,甚至出现痴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帕金森病可能是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由多种环境因素(内源性和外源性)综合作用,在老化的影响下而引起的一种复杂性疾病。 1)“帕金森综合症”的饮食治疗: 营养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饮食治疗是帕金森氏病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目的在于维持患者较佳的营养和身体状况,并通过调整饮食,使药物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 帕金森病患者饮食与普通人的有许多相同的基本原则,但还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对饮食作适当调整。 建议帕金森病患者采用以下的饮食原则: 1.食物多样,愉快进餐 一天的饮食中食物应多种多样,包含谷类、蔬菜瓜果类、奶类或豆类、肉类等。多样化食物能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也使饮食本身富于乐趣。在轻松的环境和气氛中愉快进餐,让饮食作为一种生活享受。 2.多吃谷类和蔬菜瓜果 通常每天吃300--500克的谷类食物,如米、面、杂粮等。从谷类中主要能得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等营养,并能获取身体所需的能量。碳水化合物通常不影响左旋多巴的药效。每天大约吃蔬300克的蔬菜或瓜类,1--2只中等大小的水果。从中获得维生素A、B、C、多种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3.经常适量吃奶类和豆类 奶类含丰富的钙质。钙是骨胳构成的重要元素,因此对于容易发生骨质疏和骨折的老年帕金森氏病患者来说,每天喝1杯牛奶或酸奶是补充身体钙质的极好方法。但是由于牛奶中的蛋白质成分可能对左旋多巴药物疗效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为了避免影响白天的用药效果,建议喝牛奶安排在晚上睡前。另外,吃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也可以补充钙。 据研究报导,蚕豆(尤其是蚕豆荚)中含天然的左旋多巴,在帕金森氏病患者的饮食中加入蚕豆,能使患者体内左旋多巴和甲基多巴肼复合药物(如息宁)放时间从通常的2小时延长至5小时。蚕豆的这种功能可能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有所帮助,但仍需作进一步的实验证明。 4.限量吃肉类 由于食物蛋白质中一些氨基酸成分会影响左旋多巴药物进入脑部起作用,因此需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天摄入大约50克的肉类,选择精瘦的畜肉、禽肉或鱼肉。1只鸡蛋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25克精瘦肉类。肉类食物可以分配在早、晚或午、晚餐中,但是对于一些患者,为了使白天的药效更佳,也可以尝试一天中只在晚餐安排蛋白质丰富食物。 5.尽量不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 用植物油烹调食物。不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有助于防止由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给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饮食中过高的脂肪也会延迟左旋多巴药物的吸收,影响药效。 6.每天喝6--8杯水及饮品 水是最佳的饮品。摄入充足的水分对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 充足的水分能使身体排出较多的尿量,减少膀胱和尿道细菌感染的机会。充足的水分也能使粪便软化、易排,防止便秘的发生。由于饮水不足和用药上的原因,有的患者会出现口干、口渴、眼干的症状,可以尝试每天比前一天多喝半杯水的方法,逐渐增加饮水量至每天6--8杯。 7.服药半小时后进餐 通常服用左旋多巴药物半小时后才进餐,以便药物能更好地吸收。但是对于初服左旋多巴药患者,可能服药后会出现恶心症状,因此可以在服药的同时吃一些低蛋白质的食物如饼干、水果或果汁等,喝姜汁也有缓解恶心、呕吐的效果。另外有的患者服药后会不自主运动症状加重,可以进餐时服药,通过延缓药物吸收减轻症状。 8.饮食治疗个体化 由于患者的病情、身体耐受以及用药情况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饮食治疗需要个体化,并随情况的改变作相应的调整。如患者同时患有其它疾病,还要兼顾这些疾病的特殊饮食要求。 2)如何处理帕金森病患者常见营养相关问题? 1.明显体重下降 明显体重下降在患者中较常见,可能是由于恶心、食欲不振、咀嚼吞咽困难等合并症引起食物摄入减少所造成,但有时原因并不明确。体重下降通常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发生在若干年内,少数患者可能发生在数月或数周内。明显体重下降的不良后果是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对策: ①处理可能引起体重下降的各种因素。 ②注意观察体重的变化,每周测一次体重,及时发现体重的改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衡量个人体重是否适宜可参考以上所列的身高-适宜体重表。 ③适当增加食量,少吃多餐。增加的食物应以谷类、薯类为主,也可以在烹调时适当加用植物油。 ④使体重逐渐增加,以每月增加0.5--1公斤体重为目标。 2.食欲不振 精神忧郁或药物的因素都可能引起食欲不振。如果长期精神忧郁、食欲不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措施。 对策: ①在上述饮食原则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个人喜爱的食物和菜式。 ②在轻松的环境和气氛中进餐。轻音乐对促进食欲有所帮助。 ③勿勉强自己一餐进食很多食物。 ④每天可以安排3个正餐,2--3个加餐,正餐的份量不宜多,加餐中选择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小吃,如糕点、曲奇饼、饼干,食物放在容易拿到的位置。 ⑤进食量的增加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3.咀嚼、吞咽困难 症状通常出现在中晚期患者。 对策: ①采用切碎、煮烂食物的方法,或用搅拌机将食物搅成匀浆状。 ②选用婴儿营养米粉及其它的营养补充制品。 ③增加进餐次数。 ④严重者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采取经鼻饲管喂食的方法,支持身体营养。 ⑤可按以下方法训练咀嚼、吞咽功能: A.多吞咽口水,说话前记住吞咽口水; B.每口的食物宜少量,慢慢咀嚼,每口食物吞咽二次; C.喝水时每口的水量宜少,慢慢喝。为了防止水吸入气管,喝水时勿仰起头; D.用吸管喝水时吸水不要吸得太急,每口的水量也宜少。勿将太长的吸管含在口腔内; E.口中含有食物时不说话。 4.便秘 水分和膳食纤维在控制便秘上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量,水分则能软化粪便,二者共同促进肠道排出粪便。如果单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而忽视了水分的补充、粪便会变得更干结、难以排出。 对策: ①作息定时。每天作适量的运动,消除精神紧张的因素。 ②多喝流质,如水、清汤、果汁等。 ③多吃粗粮(如全麦面包、燕麦片)和薯类(马铃薯、甘薯)。 ④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含水分多的水果。 ⑤切忌滥用泻药。 5.维生素B缺乏 比较容易缺乏的维生素B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和维生素B12。以往单用左旋多巴药物作治疗,需要限制维生素B6的摄入,原因是维生素B6会干扰左旋多巴的吸收。目前常用的左旋多巴复合药物(息宁、美多巴),由于其中的甲基多巴肼或苄丝肼成分,使维生素B6对左旋多巴吸收的干扰作用受到抑制,因此,使用息宁、美多巴的患者不再为限制维生素B6摄入而担忧了。 对策: ①依照以上饮食原则安排好一天的膳食。 ②选用强化了多种维生素B的食品。 ③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选择适当的复合维生素B补充剂。 3) 帕金森病患者一日食谱示例 通常饮食中比较容易欠缺钙、铁和多种维生素,可以通过选择营养强化食品,如加钙面条、加钙面包、加铁酱油、加维生素麦片、婴儿营养米粉等来弥补普通饮食的不足,或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使下使用含这些成分的营养制剂。 4)以下介绍一则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验方偏方: 取黄芪30克,丹参20克,木瓜18克,巴戟天、天麻、赤勺各15克,川芎、全蝎、当归、地龙各10克,红花6克,蜈蚣6条。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 本方补气活血,养血通络,主治老年人帕金森综合征,手脚颤抖,或伴局部疼痛等。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2013-10-16 13:22

举报

王家聪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帕金森综合症症状是什么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在提高脑内多巴胺的含量及其作用以及降低乙酰胆碱的活力,多数患者的症状可因而得到缓解,但不能阻止病变的自然进展。现多主张当患者的症状已显著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表示脑内多巴胺活力已处于失代偿期时,才开始投药,早期尽量采取理疗,体疗等方法治疗为宜。 (一)抗胆碱能药:此类药物有抑制乙酰胆碱的活力,相应提高脑内多巴胺的效应和调整纹体内的递质平衡。适用于早期轻症患者的治疗和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药物。常用药物有:安坦2~4mg,2~3次/d;苯甲托品(Benzatropine)1~3mg,2~3次/d;开马君2.5~5mg,3/d,有口干、眼花、恶心等付作用,有青光眼忌用。 (二)多巴胺能药:藉此类药物以补充脑内多巴胺的不足。外源性多巴胺不能进入脑内,但左旋多巴则可通过脑屏障,入脑后经多巴脱羧酶的脱羧转变成多巴胺,以补充纹状体内多巴胺的严重不足而发挥效用。复方左旋多巴则系左旋多巴与本身不能透过血脑屏障的脑外脱羧酶抑制剂的混合制剂,可减少左旋多巴的脑外脱羧,从而增加左旋多巴进入脑内的含量以减少左旋多巴的日剂量,减轻左旋多巴的周围性付作用。 1.左旋多巴:开始剂量125~250mg,3次/日,每隔3~5天增加250mg,通常日剂量为3g,一般不超过5g,分4~6次于饭后服,日用剂量大小以疗效较明显而付作用较小为度。有效率约80%,对肌强直和运动徐缓较震颤效果为好。一般在用药后的前3~5年内疗效较满意,以后越来越差以致失效。 2.美多巴:又称苄丝肼多巴,是左旋多巴和脑外脱羧酶抑制剂甲基多巴肼的混合剂。美多巴“125”含左旋多巴100mg和苄丝肼25mg,相当于左旋多巴500mg。第一周日服一片,以后每隔一周每日增加一片,一般日剂量8片,分次服用。 3.信尼麦(Sinemet):是左旋多巴和脑外脱羧酶抑制剂甲基多巴肼即卡比多巴的混合剂。两者分别以10:1或4:1的比例,有10/100,25/250,25/100三种片剂,分母为左旋多巴含量,分子为甲基多巴肼含量均以mg计。信尼麦以10/100半片,3次/d开始,以后每2-3天增加1片,一日剂量为6~8片。顽固难治病例可用25/100片剂,日剂量不超过4片。 左旋多巴和复方左旋多巴的副作用可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类。周围性副作用多发生在服药后近期,表现为中枢神经以外各系统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厌食、肤痛、心悸、心律不齐、位置性低血压、尿失禁或尿潴留、血尿素氮增高等,因周围各组织中多巴胺过多引起。复方左旋多巴对周围性副作用相对较轻。中枢性副作用可有失眠、不安、抑郁、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各种不随意运动,如舞蹈、手足徐动样动作以及运动症状波动现象等。后者可有开关现象(on-offphenomenon)是指突然的不能活动和突然的行动自如,可在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内交替出现。以上的神经症状多在长期治疗中出现,有的患者严重副作用而不得不被迫停药。 应用左旋多巴或复方左旋多巴期间不宜与维生素B6、A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吩噻嗪类、萝芙木类以及利眠宁、安定等药合用。凡有严重肝、肾、心脏功能障碍、精神病患者、青光眼、溃疡病时忌用。 (三)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此类药物直接作用于纹状体上的多巴胺受体而起到治疗作用,可与左旋多巴合用或在左旋多巴失效时应用。 1.溴隐亭:为一麦角多肽类药物,能选择地作用于D2受体,增强多巴胺的作用。从1.25mg2次/d口服开始,3~7天后改为2.5mg2次/d。主要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厌食、便秘、倦睡、失眠、心慌、体位性低血压等。 2.里舒麦角晶碱:为半合成麦角膺碱,能选择性地激活D2受体,作用比溴隐亭强但时间短,可以0.1mg/d开始,逐渐增量至疗效满意或日剂量3mg为止。主要副作用有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血压改变、短暂血清转氨酶增高等。 (四)其他:金刚烷胺,能加强突触前合成和释放多巴胺,减少多巴胺的重吸收,尚有抗胆碱能作用。可与抗胆碱能药或左旋多巴合用。本药服药后1~10天即可见效,但失效也快,几个月后70~80%患者疗效减退。副作用有恶心、失眠、头痛、精神错乱等,癫痫病人忌用,常用量为100~150mg2次/日。

2013-10-16 13: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